游客
题文

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了“转石效应”——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交通工具对生活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社科院张海鹏教授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由“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道路。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这里所指的过渡期是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 B.19世纪八、九十年代
C.20世纪初的20年代 D.抗日战争时期

1933年《东方杂志》第30卷第1号封面以“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的”为题,开辟“新年的梦想”专栏,刊出142人的244个“梦想”,就梦想统计看,“社会主义大同世界”梦名列前茅,究其原因主要有
①中国遭受列强侵略,民族危机深重 ②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
③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巨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观察下图,其中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经历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①处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B.在②处召开中共七大
C.在③处召开遵义会议
D.在④处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著名历史学家刘宗绪曾指出:“压迫与反压迫、剥削与反剥削、侵略与侵略的斗争,以及革命、起义、暴动等等事件与过程,常常被列为重点。实事求是地讲,这些事件中的大部分,多半是属于为争取文明进步而付出的代价。这一切当然是必须讲的。但是如果只讲代价部分,不讲或少讲文明进步本身,不论述文明成果对社会发展的意义,这能算是完整的历史吗?”对上述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辩证地看待成果与代价是一种重要的历史研究方法
B.充分肯定阶级斗争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直接动力
C.必须从文明演进的角度去研究历史
D.认为“压迫、剥削、侵略”是应该完全肯定的

“在意大利城市的商业和政治社会里,需要实用的知识,需要管理社会生活的科学———需要按最严格意义的文明。”11、12世纪的意大利所需要的文明最有可能的是

A.雅典民主 B.罗马法律
C.斯巴达武力 D.人文主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