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提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A.战争不是时代主题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冷战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D.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存在矛盾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美苏从对峙走向缓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近代社会变迁并不是在封建社会母体中逐渐孕育并启动的,而是在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威胁和侵略下,被迫中断自身历史的发展进程,移入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进而开始由传统向近代转变的。材料说明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特点是(  )

A.外源性
B.地区差异性
C.艰巨性和不彻底性
D.殖民化与社会转型同步性

陈独秀主张“崇实际而薄虚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伦理观念,力倡“生活神圣”“利用厚生”,强调现代……社会利益由个人利益集合而成,自利心和公共心为经济之两大砥柱。对材料观点解读准确的是(  )

A.该观点导致社会私欲的膨胀
B.该观点肯定传统“经世致用”思想
C.该观点批判儒家重义轻利观
D.该观点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传播

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后,美国对国民政府的政策从部分解除禁运到取消禁运,再到实行“有限援助”,1949年开始逐步削弱对国民党的援助。由此可见,这一时期(  )

A.美国放弃控制中国的战略政策
B.国民政府在中国的影响力发生变化
C.美国由“扶蒋”逐渐转向“中立”
D.美苏争霸使美国国力迅速下降

“诗存南渡后,入梦靖康前”本是对南宋偏安的伤感之词。20世纪30年代后期,文学家吴宓把自己的诗集取名为《南渡集》;历史学家陈寅恪也吟出了“南渡自应思往事”的诗句。材料中的“南渡”有可能暗喻(  )

A.南宋南渡 B.国民政府退守西南
C.渡江战役 D.红军长征

陶涵在《蒋介石与现代中国》中写道:“……蒋介石立刻调遣受过精良训练、配备德国武器的八十七、八十八师布防。他求战的主要目标是,尽可能吸引众多敌军,离开华北,阻断日军向武汉前进,使苏联对华供应线畅通。”上述材料所指的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