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这段材料体现出王夫之( )
A.主张分权制衡 | B.主张用相权来限制君权 |
C.认为元代相权严重反弹 | D.主张用地方分权来制约中央集权 |
1913年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广大群众茫然不知国会为何物,就连精英、乡绅也不明白,他们都让票。但是那些留学的、跟革命党沾边的人都投了,所以第一届选举国民党大胜,获得参众两院多数席位。上述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中国数千年旧传统并未发生改变 | B.薄弱的经济带来脆弱的民主政治 |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无法推行 | D.西方思想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 |
以下是近来解密的《蒋介石日记》:1923年9月22日“下午看《马克思学说概要》。”10月4日“上午复看《马克思学说概要》,习俄语,下午看《概要》。”l0月13日“晚,看《共产党宣言》。”10月16日“看《共产党宣言》。”10月18日“看《马克思传》。下午,看《马克思学说》乐而不能悬卷。”由此可见
A.蒋介石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持怀疑态度 |
B.以俄为师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的一种追求 |
C.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社会主流思想 |
D.国共合作的实现使蒋介石思想发生改变 |
中国步入世界的进程中,太平天国起到了一个正例作用。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这个插曲,中国融入世界还会晚若干年。这里强调的是太平天国运动
A.打击了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 | B.提倡发展资本主义,顺应世界潮流 |
C.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 D.激发了汉族士大夫致力于自救变革 |
公元前399年的一个傍晚,在苏格拉底即将处死的那天晚上,他把装有毒酒的杯子举到胸口,平静地说:“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将死,他们活下来,是谁的选择好,只有天知道。”与其思想本质一致的是
A.王守仁“致良知” |
B.大卫·休谟“理性是激情的奴隶” |
C.康德“思想自由” |
D.马尔克斯“生命无非是一连串活下去的机会” |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疆域图。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是
A.②③①④ | B.④③①② |
C.③④①② | D.④②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