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滑块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合外力是“探究动能定理”实验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A.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端系在滑块上的细绳通过光滑的轻质定滑轮挂上钩码,用垫块将长木板固定有定滑轮和打点计时器的一端垫起。
B.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固定在滑块上,调整长木板的倾角,接通打点计时器,轻推滑块,直至滑块沿长木板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C.保持长木板的倾角不变,取下细绳和钩码,换上新纸带,接通打点计时器,滑块沿长木板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判断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依据是: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所打出点的分布应该是 ;
②C中滑块在匀加速下滑过程中所受的合外力大小 钩码的重力大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如图9所示为接在频率为50Hz的低压交流电源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所示的点是依次所选的计数点,但第3个计数点未画出。相邻计数点间均有4个实际打下的点。则由图示数据可求得:该物体的加速度为 m/s2,打第3个计数点时,该物体的速度为 m/s2。
如图8甲所示,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cm;如图8乙所示,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mm。
在利用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①某同学用甲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把第一个点(初速度为零)记作O点,测出O、A间的距离为68.97cm,点A、C间的距离为15.24cm,点C、E间的距离16.76cm,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9.8m/s2,重锤的质量为m=1.0kg则打点计时器在打O点到C点的这段时间内,重锤动能的增加量为J,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J.
②利用这个装置也可以测量重锤下落的加速度=m/s2
③在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小的重力势能总大于重锤增大的动能,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题目给出的已知量.求出重锤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为N.(计算结果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字)
有五个同学做实验,各组实验数据列于下表,若每位同学用刻度尺测长度,用秒表测时间的技术水平都一样,那么_ ____组测量结果更准确,由此计算出的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约为__
实验条件,数据记录表格
组别 |
摆球材料 |
最大摆角 |
摆长(m) |
全振动次数 |
所测时间(s) |
A |
木 |
![]() |
0.41 |
10 |
23.6 |
B |
铝 |
![]() |
0.50 |
50 |
87.2 |
C |
铁 |
![]() |
0.80 |
50 |
90.0 |
D |
铜 |
![]() |
0.60 |
30 |
70.8 |
E |
铅 |
![]() |
0.80 |
30 |
71.8 |
图(甲)是用一主尺最小分度为1mm,游标上有20个分度的卡尺测量一工件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可以读出此工件的长度为___________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