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为甲状腺活动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受下丘脑分泌的 和垂体分泌的 的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这种调节方式为 。
(2)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又受血液中 含量多少的调节,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调节。(3)人体长期缺碘将会导致甲状腺增生(俗称大脖子病),这是因为缺碘会造成 分泌不足,导致过程 (填序号)加强所致。(4)垂体还能分泌与甲状腺激素有协同作用的 激素,促进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
探究钾是否属于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矿质元素。
(1)实验思路:利用缺素培养液和完全培养液的培养作对照并得出结论。
(2)实验步骤
①培养液的配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取材:选取____________两株植物。
③培养:将两株植物分别培养在盛有上述两种培养液的容器中,培养条件要____________。
④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预测可能的结果及结论。如下表:
缺素培养液 |
完全培养液 |
结论 |
|
生长 状况 |
正常 |
正常 |
① |
异常 |
异常 |
② |
|
正常 |
异常 |
③ |
|
异常 |
正常 |
④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表示小麦开花数天后测定种子中主要物质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麦成熟种子中主要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
(2)检测还原糖的试剂是________,可溶性还原糖的多少可通过______________来判断。
(3)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胚乳里蔗糖与可溶性还原糖含量比较,两者的变化趋势____________。
(4)种子成熟时,淀粉形成与一种磷酸化酶的活性有密切关系,为验证磷酸化酶是否是蛋白质,实验过程中实验组试管加入2 mL______________,对照组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然后加入等量的__________,如果出现________现象,则证明磷酸化酶是蛋白质。
根据下列图完成下面的问题:
(1)a的结构通式可为;a →A过程中发生的是 反应,在此过程中有下列数量关系;失去水的个数或个数= 数目—数目;A可分为A1…A4…,其原因是:从a分析由于,从A分析由于,从C分析是由于。
(2)A1是,A2是;A3是,存在于中,除图中元素外,还含有一种特殊元素 ;A4通称 .
(3)C是C1与C2组成成分的不同表现在。
(4)B在动、植物体内分别主要是 , b 的主要功能是 .
(5) A、C与生物生命活动的关系可描述为:
胆固醇是人体中的一种重要化合物,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受LDL(一种胆固醇含量为45%的脂蛋白)的影响。下图表示细胞中胆固醇的来源,分析并回答:
(1)人体中胆固醇的主要作用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①过程为__________。其产物彻底水解能得到______种不同的物质。②过程所需原料是__________。已知mRNA1片段中有30个碱基,其中A和C共有12个,则其对应基因中G和T共有__________个。
(3)LDL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LDL可以与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结合,通过____________(方式)进入细胞,此过程与细胞膜的__________有关。
(4)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细胞中胆固醇含量较高时,它可以抑制酶的合成和活性,也可以抑制__________的合成。
(5)脂蛋白是蛋白质和脂质的复合体,细胞中既是蛋白质加工,又是脂质合成的“车间”是______________,据上图分析可知,细胞对胆固醇的合成过程存在________机制。
(6)当LDL受体出现遗传性缺陷时,会导致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________________。
图甲是采用黑白瓶法测定某池塘夏季各深度24小时内的平均氧浓度变化曲线,纵轴表示水池深度,横轴表示瓶中O2的变化量(g/m2);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光照适宜时,水深2 m处每平方米的生产者一小时制造的O2约为________g。
(2)水深3 m时,产生ATP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植物从2 m处移到3 m处时,C3的含量将__________。
(3)图乙装置中,若实验中每隔5 min改变一次试管与灯泡之间的距离,随着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下降,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中若将水用18O标记,一段时间后,产生了C18O2,请用文字说明该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利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的另一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