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兴奋往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过程中,有时存在一个突触引起的兴奋被后一个突触抑制的现象,如下图是突触2抑制突触1兴奋传导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体现的内环境组成成分是________。当兴奋传到突触小体时,突触前膜发生的信号转换是________。
(2)左坐标图a段表示________电位,b点时膜两侧的电位是________。
(3)突触2甘氨酸(Gly)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可作为神经递质,它的受体是膜上某些离子的通道。当兴奋抵达时,贮存在________内的Gly释放出来,并与分布在突触后膜上的Gly受体结合,导致通道乙开启,使阴离子内流,A处的兴奋____________(能或不能)传至B处。
(4)释放到突触间隙的Gly可通过主动运输回到本细胞再被利用,图中结构①表示与Gly吸收有关的膜上的______________。上述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是__________和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城市对蔬菜的需求量逐年增加,温室大棚的作用凸显。题7图中曲线a是自然状态下重庆郊区一个密闭温室中一天的CO2含量变化曲线,假定温室中温度恒定。据图回答:

(1)曲线a的B点处植物产生ATP的细胞器有,BC段CO2含量降低的原因是 。经过24小时后温室中CO2含量减少了,减少的CO2的去向是
(2)曲线b是在17时到20时之间采取某种措施后形成的,该措施是。与曲线a相比,曲线b的总产量增加了(用CO2量表示)。
(3)有人在曲线b的D点(20时)后继续维持上述措施谋求更大产量,但是CO2含量的变化却如曲线c,形成EF段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增加经济效益他在EF时期的有效辅助措施是
(4)假定某个活的离体叶肉细胞处于EF时期,请你推测该细胞质基质中CO2的浓度(大于/等于/小于)图中24时温室中的CO2浓度。

因为猪的基因和人类的基因存在一定相似度。据报道经过特殊处理的猪皮可在人身上存活3周左右,起到保护创面免受感染的作用。移植猪皮后,还要在猪皮上开很多小口,移植患者的自体皮放入其中,自体皮慢慢生长,覆盖裸露的皮肤。而猪皮最终会掉光。为了使移植的猪皮存活更长时间,有人设法导入人的相关基因(用P表示),获得转基因小白猪。其简单流程如下图所示:

(1)过程①中形成重组DNA常用的酶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_;将目的基因导入成纤维细胞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过程②中,常用____________酶处理将皮肤组织块分散成单个成纤维细胞。在培养成纤维细胞时需要满足的条件是无菌、无毒的环境、________、温度和pH、________。
(3)过程③中所用的胚胎工程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将早期胚胎移入另一头与供体_______________,但未经配种的代孕母猪的相应部位。
(4)图中的卵母细胞应在体外培养到__________________期。

十九世纪中期,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证明食品发酵是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如今,形形色色的发酵食品在食品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人们喜爱的美味食品——腐乳就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发酵食品。
①腐乳是用豆腐发酵制成的,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
②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来看,豆腐应该是________。
③腐乳制作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家庭酿酒的具体操作过程:先将米煮熟,待冷却至30℃时,加一定量的“酒药”与米饭混匀后置于一瓷坛内(其他容器也可),在中间要挖一个洞,加盖并简单密封后置于适当的地方保温(18~25℃左右)12 h即成。现请你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①先将米煮一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冷却后再加“酒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米饭中央挖一个洞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家庭酿造米酒过程中,总会发现坛内总是先“来水”后“来酒”。先“来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后“来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酒”过程的生化反应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巨桉原产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广泛用于人工造林,具有适应性强和经济价值高的特点。菊苣是生长在林下的、高产优质的饲用牧草。请分析回答:
(1)若在巨桉人工林下套种适宜的经济作物,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等资源,还可以提高群落物种的
(2)巨桉凋落叶分解过程中会释放某些小分子有机物。为研究这些物质对菊苣幼苗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采集新鲜凋落的巨桉树叶,与土壤混合后置于花盆中,将菊苣种子播种其中,出苗一段时间后测定菊苣各项生长指标,结果见下表。

分组
凋落叶含量
(g /盆)
植株干重
(g /10株)
光合色素含量
(mg /g)
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
C5羧化形成C3效率
(μmolCO2/m2/s)
对照组
0
7.78
2.74
9.77
0.040
实验组1
30
3.60
2.28
7.96
0.040
实验组2
90
1.14
1.20
4.76
0.028

①植物体内的光合色素主要分布在叶绿体的。测定菊苣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时,常用(试剂)提取光合色素。
②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菊苣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在巨桉凋落叶含量低时,其释放的某些小分子有机物使减少,直接导致光反应减弱;在巨桉凋落叶含量高时,这些小分子有机物还能使C5羧化形成C3效率下降,导致植物对的利用下降。上述结果表明,巨桉凋落叶释放的某些小分子有机物对菊苣幼苗的光合作用有作用。

下表为一定量的小麦种子(主要储能物质为淀粉)萌发过程中二氧化碳释放速率和氧气吸收速率的变化数据,据表回答问题。

萌发时间(h)
0
2
4
6
8
12
18
24
30
36
40
CO2释放速率(L/h)
3
5
12.6
21
27.6
42.6
55
55
55
55
55
O2吸收速率(L/h)
0
0
7.6
12.6
16.3
17.6
17.6
17.6
22.4
42.6
55

(1)在2h之前,种子的呼吸方式为。在36h之后种子呼吸的主要方式是
(2)在24h时,无氧呼吸消耗的淀粉是有氧呼吸的倍。
(3)如果以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速率来标量呼吸速率,那么在0~12h,小麦种子无氧呼吸速率的变化趋势是,有氧呼吸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