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图所示粘性末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黏性末端是由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产生的 |
B.图乙中的酶切位点在A与G之间 |
C.如果甲中的G发生突变,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能不能识别该切割位点 |
D.构建重组DNA分子所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分别作用于a处和b处 |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 |
B.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肉抽搐 |
C.再次接触同种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 |
D.当血糖浓度过高时,可直接刺激胰岛β细胞产生胰岛素 |
在某岛屿上相互隔绝的甲、乙两个水潭中,都生活着小型淡水鱼—虹鳉。研究发现,甲中的虹鳉(天敌是狗鱼,以大而成熟的虹鳉为食)比乙中的虹鳉(天敌是花鳉,以幼小的虹鳉为食)常常早熟,即在体重较低时就能繁殖后代。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两个虹鳉种群中都有成熟早或晚的变异类型,这是进化的前提条件 |
B.甲中的早熟型个体有更多的机会繁殖后代,因而种群中早熟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加 |
C.因为甲、乙中的两个虹鳉种群存在地理隔离,所以它们属于不同的物种 |
D.若将甲中的虹鳉和乙中的花鳉转移到一个新的水潭中共同饲养,多年后虹鳉成熟个体的平均体重将会增加 |
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变成7-乙基鸟瞟呤,后者不与胞嘧啶配对而与胸腺嘧啶配对.为获得更多的水稻变异类型,育种专家常用适宜浓度的EMS溶液浸泡种子后再进行大田种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EMS的处理可使种了基因重组的频率提高 |
B.EMS的处理可使DNA分子的热稳定性提高 |
C.获得的变异植株其细胞核DNA的嘌呤含量高于嘧啶 |
D.EMS的处理可使种子的基因型发生改变 |
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32P、35S标记同一组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
B.该实验的步骤是标记、培养、离心、搅拌、检测 |
C.用含有充足有机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 |
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
以下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有可能发生 |
B.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它与二倍体西瓜属同一物种 |
C.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均可引起DNA碱基序列的改变 |
D.基因重组导致杂合子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产生新的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