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科考队员在南极大陆表面发现冰面有许多洼地、线状凹痕、垄状起伏,凸起部分边缘棱角分明,表面有窝状凹坑(如图所示)。这些冰面形态的形成原因,最主要是受( )
A.风力侵蚀 | B.流水侵蚀 | C.温度变化 | D.冰川堆积 |
下列城市与对流层高度的连线,正确的是:
A.新加坡、吉隆坡──17~18千米 |
B.北京、南京──17~18千米 |
C.长春、沈阳──8~19千米 |
D.莫斯科、乌兰巴托──7~8千米 |
如果氢气球充气时接近饱和状态,升空后不久便会爆裂,主要原因是
A.由于升空后气温降低,气球收缩而破裂 |
B.由于升空后气温升高,气球膨胀而破裂 |
C.由于升空后空气密度减小,气压降低,氢气球膨胀而破裂 |
D.由于升空后空气密度增大,气压升高,氢气球因外界压力太大而破裂 |
20世纪50年代,我国地矿程人员在黑龙江松嫩平原某地区经多年地质勘探,判定本地区为大型背斜构造,储油的可能性极大。后经开采,原油喷出。本地区地质剖面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该地区为大型背斜构造的判定依据是在地表由甲至乙一线多点采集岩石标本,经同位素方法测定,岩石年龄分布为
A.老—新—老 | B.新—老—新 |
C.无规律 | D.新—较新—较老—老 |
图中的E.F.G分别代表的是
A.气、水、油 | B.气、油、水 |
C.水、气、油 | D.油、气、水 |
澳门陆地面积不断扩大的原因是
A.地面抬升 | B.板块挤压 |
C.海水水位下降 | D.围海造陆 |
2009年12月7日,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重要的国际会议”——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甲地的气候特征是
A.全年寒冷干燥 |
B.夏季温凉少雨.冬季寒冷干燥 |
C.全年温和湿润 |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少雨 |
影响该地区最主要的气候因子是
A.纬度和盛行西风带 |
B.纬度和洋流 |
C.洋流和盛行西风带 |
D.纬度和洋流 |
该地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光照充足,适合发展种植业 |
B.阴雨天多,利于多汁牧草生长,适合发展乳畜业 |
C.光照充足,适合发展游牧业 |
D.阴雨天多,生长期长,适合种植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