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我国人口突破10亿的时段是
A.1990-2000年 | B.1982-1990年 |
C.1964-1982年 | D.1953-1964年 |
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段是
A.2000-2010年 | B.1990-2000年 |
C.1982-1990年 | D.1964-1982年 |
图中反映出,目前我国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老年人口偏多 | B.自然增长率高 | C.人口总量大 | D.劳动力缺乏 |
有关珠江三角洲“一镇一品”模式的优越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充分利用当地的公共设施,节省投资
②便于相互协作交流,开发新产品
③专业化程度高,具有规模效应
④利于集中治污,改善生态环境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下图是我国华北平原某特大城市及周围农业区变化图,回答题。关于农业区II的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单位面积产量高,利于缓解人地矛盾 | B.劳动生产效率高 |
C.生产规模大,但商品率低 | D.生产以家庭为单位,机械化水平低 |
关于农业区I在2006年扩大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城市的发展,使市场扩大 | B.经济的发展,使居民收入提高 |
C.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保鲜技术提高 | D.农业政策调整和农业技术改革 |
与1986年不同的是,2006年农业区I的农产品常年供应量增大,其主要原因是()
A.对气候因素的热量条件进行改造 | B.对地形因素进行了改造 |
C.对土壤条件进行了改造 | D.建设了跨流域调水工程,改变了水源条件 |
如图所示,线a、b、c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线d、e为等温线,线f为等高线,完成题。有关该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河流的流向大致是东南流向西北 |
B.湖泊水是该河流重要补给来源 |
C.该地最有可能是南半球某地 |
D.该湖泊为咸水湖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值的大小关系是a < b < c |
B.d、e等温线值的大小关系是d > e |
C.该地可能出现土壤次生盐渍化 |
D.若e的值是0℃,则图中河流出现凌汛现象 |
读某工业部门在某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土地、运输和劳动力等成本曲线图。其中土地成本和运费都只与距城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有关,回答题。表示土地成本、运费、劳动力成本的曲线依次是()
A.a、b、c | B.c、b、a | C.c、a、b | D.b、a、c |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处的运输成本比④处低 |
B.该城市的地域结构呈带状分布 |
C.该城市西侧的开发程度比城市东侧低 |
D.该城市西侧交通通达度比东侧高 |
如果综合考虑土地、运输、劳动力等成本因素,该工业部门的工厂应布局在()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下面等压线分布图(实线为等压线),回答题。若虚线为北半球中纬地区的低压槽线,则Q点的风向为()
A.东北 | B.西北 | C.东南 | D.西南 |
若虚线为北半球中纬地区的低压槽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处为晴朗天气 | B.b处为阴雨天气 |
C.a处的气温日较差较大 | D.b处气温日较差较大 |
若虚线为北半球的高压脊线,该脊线夏天出现在我国江淮地区时,最可能出现()
A.暴雨和冰雹天气 | B.扬沙或者沙尘暴天气 |
C.炎热干燥天气 | D.连绵的阴雨天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