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陆地(用110°E代表)与海洋(用160°E代表)气压梯度(大陆气压与海洋气压之差,单位:百帕)的时空分布状况。图甲表示多年平均情况,图乙表示某年情况。读图完成下题。结合图中信息判断,正常年份北半球夏季风最强的地区大致位于
A.赤道附近大陆东岸 | B.副热带地区大陆东岸 |
C.赤道附近大陆西岸 | D.副热带地区大陆西岸 |
图乙所示年份的上半年,冬、夏季风势力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
A.冬季风偏强,夏季风偏弱 | B.冬、夏季风均偏强 |
C.冬季风偏弱,夏季风偏强 | D.冬、夏季风均偏弱 |
图中负值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大洋东、西岸洋流性质的变化 | 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
C.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 |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读“某河流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图7),完成题。从图示看,该河流域开发的中心环节是
A.发电 | B.防洪、灌溉 | C.航运 | D.梯级开发 |
最适合布局在该河流域的工业类型是
A.市场指向型 | B.动力(能源)指向型 |
C.技术指向型 | D.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
读图6“M河流域水系分布图及其对应的干流河床剖面图(如b的海拔为500米)”, 完成题。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
A.a处 | B.b处 | C.c处 | D.d处 |
该流域最易发生洪水灾害的河段是
A.a处 | B.b处 | C.c处 | D.d处 |
在M河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与其植被主要的生态功能最相似的是
读山西省原煤生产图(图5),回答下列题。图中反映出加强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的措施是
A.提高煤炭外运能力 | B.扩大煤炭开发规模 |
C.构筑煤炭产业链条 | D.加强煤炭加工转换 |
山西省能源工业的发展,对山西省的影响有
①促进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②提高山西省经济效益
③改善山西省生态环境 ④避免煤炭资源过渡开采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③ | D.③④ |
能源结构优化是在能源消费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减少碳排放的有效途径之一。读图4“我国某城市2005年能源结构优化前后对比图”,完成题。2005年该城市能源结构
A.优化后,能源消费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 B.煤炭比重变化最大 |
C.油产品比重增加 | D.电力比重上升最多 |
获取相同数量的能量,产生碳排放最多的是
A.煤 | B.油产品 | C.可再生能源 | D.电力 |
被称之为“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的地区最可能分布在
A.低纬度,高海拔 | B.中纬度,低海拔 |
C.高温多雨,土壤贫瘠 | D.高温少雨,土壤肥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