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陆地(用110°E代表)与海洋(用160°E代表)气压梯度(大陆气压与海洋气压之差,单位:百帕)的时空分布状况。图甲表示多年平均情况,图乙表示某年情况。读图完成下题。结合图中信息判断,正常年份北半球夏季风最强的地区大致位于
A.赤道附近大陆东岸 | B.副热带地区大陆东岸 |
C.赤道附近大陆西岸 | D.副热带地区大陆西岸 |
图乙所示年份的上半年,冬、夏季风势力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
A.冬季风偏强,夏季风偏弱 | B.冬、夏季风均偏强 |
C.冬季风偏弱,夏季风偏强 | D.冬、夏季风均偏弱 |
图中负值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大洋东、西岸洋流性质的变化 | 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
C.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 |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关于地方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条纬线地方时相同 | B.同一条经线地方时相同 |
C.西边的时刻总是比东边的时刻早 | D.纬度每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
2006年10月底太阳耀斑爆发强度为30年之最。下列现象可能与之关系较大的是
A.某地突降暴雨 | B.有线长途电话突然中断 |
C.漠河地区出现“白夜”现象 | D.极地周围夜空出现绚丽多彩的光芒 |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
A.为生产生活提供所有能源 |
B.产生磁暴现象 |
C.是地球大气、水的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
D.影响无线电长波通信 |
目前工业所使用能源的大部分归根结底是来自
A.太阳能 | B.地球内部能量 | C.核能 | D.潮汐能 |
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大气、水、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A.太阳活动 | B.核裂变 | C.太阳辐射 | D.风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