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为沙特阿拉伯沙漠中的灌溉农业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图示地区大力发展种植业易造成
A.地下水枯竭 | B.土地荒漠化 |
C.水土流失 | D.植被破坏 |
为保障粮食供应的稳定,图示国家应
A.扩大本国耕地面积种植粮食 | B.在国外适宜地区投资农业生产获得粮食 |
C.在本国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 D.加强水利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
如图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与M点的地形——地层关系相符的是
与沿XY线相符的剖面图是
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队2013年11月7日从上海启程。此次考察将建立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73°51′S,76°58′E)。读下图,回答
在本次科考过程中,“雪龙”号破冰船在成功救援被困南极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科考船后,于2014年1月3日被厚冰困住。五天后最终冲破坚冰,成功突围。下列地理要素中,对当时突围起重要作用的是
A.东风 | B.西风 | C.洋流 | D.气温 |
2013年11月3日北京时间19:05,本世纪第二次日全环食(同一次日食,一部分地区可见全食,另一部分地区可见环食,又称混合食)上演。食甚出现在北京时间19:25,整个过程持续了3.3个小时。日食原理如下图所示,回答下题。根据日食原理图,能观测到本次日食现象的地区可能出现在图中的
A.A区域 | B.B区域 |
C.C区域 | D.B区域和D区域 |
对日全环食的形成原因,分析最为可信的是
A.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为椭圆,月地距离远近的变化所致 |
B.地表高低不平,观测者所在地海拔高度不同所致 |
C.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为椭圆,日地距离远近的变化所致 |
D.观测者在观测时因天气变化所致 |
在本次日全环食持续的整个过程中,全球日期和11月3日在全球的空间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全球只有一个日期,11月3日在全球的分布范围没有变化 |
B.全球将经历两个日期,11月3日在全球的分布范围不断增大 |
C.全球将经历两个日期,11月3日在全球的分布范围不断减小 |
D.全球将经历三个日期,11月3日在全球的分布范围先增大,再减小 |
读全国降温预报图,回答下题。下列说法符合图中信息的是
A.珠江流域降温在80C以上 |
B.长江中下游降温在60C以下 |
C.北方地区降温幅度最大 |
D.南方地区温度最高 |
图示天气状况的形成原因,最有可能是
A.大气降水 | B.冷高压控制 |
C.北方冷空气南下 | D.人类活动 |
GMT,格林尼治时间的英文缩写。据此回答下列下题。一同学在手机中的时间设置中,发现了GMT+13的时间标准。有关GMT+13的说法,正确的是
A.西十二区的时间 | B.东十二区的时间 |
C.属手机的一个bug | D.东十二区的夏令时 |
该同学所在城市的位置为(1070E,310N),他在设置手机时间时,应选择的时间标准是
A.GMT+6 | B.GMT+7 | C.GMT+8 | D.GMT+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