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可催化底物发生变化。酶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其中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从而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效应;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能改变酶的构型,使酶不能与底物结合,从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曲线a表示没有酶抑制剂存在时的作用效果 |
B.曲线c表示在竞争性抑制剂作用下酶的活性降低 |
C.曲线a、b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是酶处于饱和状态 |
D.竞争性抑制剂与该酶催化的底物化学结构相似 |
用氨基酸饲养患糖尿病的狗,尿中C6H12O6可能增加,这是因为氨基酸
A.通过脱氨基后的含氮部分合成葡萄糖 | B.直接转变成葡萄糖 |
C.通过转氨基作用转变葡萄糖 | D.通过脱氨基后的不含氮部分合成C6H12O6 |
与氨基酸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物质运输方式不同的是
A.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
C.K+进入红细胞 | D.K+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
一摩尔葡萄糖彻底氧化可放出2870千焦能量。某人吸12摩尔的O2全部用于氧化葡
萄糖,则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约有
A.19380千焦 B.5740千焦 C.3230千焦 D.2510千焦
人体在进行剧烈运动时,体内不可能进行的变化有
A.C6H12O6+6H2O+6O2![]() |
B.C6H12O6![]() |
C.C6H12O6![]() |
D.ADP+Pi+能量![]() |
人体进行下列哪项生理活动时,会产生ATP?
A.呼吸运动 | B.外呼吸 | C.肺的通气 | D.内呼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