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手数字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假如我们把诗中的数字随意调换位置,这首诗可能就不在别有情趣了,这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
A.抓主要矛盾 | B.树立创新意识 |
C.注重量的积累 | D.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
假定市场上待售商品1 000亿元,且这些待售商品的价值都得到实现。如果发行纸币2 000亿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此时,一元纸币相当于 货币的购买能力。()
A.0.5元 | B.2元 | C.4元 | D.1元 |
当上述现象发生时,会出现的经济现象是()
A.纸币购买力提高 |
B.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
C.商品销售困难,阻碍商品流通 |
D.出现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现象 |
张先生在郑州某4S店刷卡消费20万元购买了一辆汽车,然后开车去附近某加油站购买了100元的当日零售价是7.78元/升的93号汽油。这里的20万元和7.78元()
A.履行的都是价值尺度,都是观念上的货币 |
B.履行的都是流通手段职能,都是现实的货币 |
C.前者履行的是流通手段职能,后者履行的是价值尺度职能 |
D.前者表示商品的价格,后者表示商品的价值 |
下列属于商品的是()
①有偿使用的塑料袋②赠送同学的礼物
③向地震灾区空投的援助物资④家庭用的自来水
A.①③ | B.①② | C.①④ | D.③④ |
我国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过:“以功用论哲学,则哲学之价值失。知识之最高之满足,必求诸哲学。”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产生的基础②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
③哲学可以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④哲学不以解决具体问题为任务
A.①④ | B.②④ | C.①③ | D.②③ |
视错觉就是当人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的参照形成的错误的判断和感知。有时候眼见的东西并不一定为实,也许你看见的东西并不一定存在,而是你的大脑认为它存在。这表明
①错觉的客观存在表明了其具有物质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有时并不是物质的反映
③意识依赖于物质,错觉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④错觉是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