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西湖,在诗人白居易眼中,有如醉人画卷,让人流连忘返。在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5次大会上,“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作为唯一的中国项目,申遗成功。该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是因为它  
①蕴涵着民族文化的魅力  ②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能够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④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思维创新的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3年6月20日,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举行。“神十”航天员完成了太空质量测量、太空单摆运动、太空陀螺运动、太空制作水膜、太空制作水球等实验,向青少年讲解背后的物理原理,并与地面课堂学生进行互动。全国有8万所学校6 000万名学生参加了这次授课活动。这体现出 (  )
①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网络是文化多样性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教育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④科技进步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中国文学史上的多次文体、文风的革新,悉举“复古”旗帜。如陈子昂、李白“复古”以推动唐诗发展,中唐迄北宋韩、柳、欧诸家发起和推动“古文运动”以促进散文变革。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①文学创作中的“复古”并不是对古代文学传统的简单回归 
②对古代文学传统的批判继承是实现文学创新的重要途径 
③在古代文学创作中“复古”与“革新”是直接同一的 
④通过“复古”以正本清源是实现文体、文风革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作为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的不二代表,飞天已经成了我们的骄傲。但是,这美丽的形象并非中国的“土特产”,而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产物。这说明 (  )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③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④文化创新就是各种文化的相互融合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2013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通过10周年。为纪念《公约》通过10周年,6月14日至23日,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举行。本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主题是“人人都是文化传承人”,这启示我们对待文化遗产 (  )

A.要重视对文化遗产的继承、发展和保护
B.要对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D.做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针对日益严重的资源浪费现状,中央领导同志做出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批示,在全国各地产生了极大影响。中央、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积极宣传、带头落实,节俭之风吹遍中华大地。之所以加强“勤俭”文化建设,是因为 (  )
①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②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③文化具有丰富的形式 
④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