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尽管美国政府与国会就提高债务上限达成一致,对于美国最大债权国的中国,许多分析人士仍旧担心,美元国债的持续增加会使得人民币面临更大的升值压力。
根据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试分析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货币政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09年10月27日在北京召开。首次审议选举法修正案草案,草案明确规定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修改是否意味着之前的不合理?周伟教授指出: “新中国成立之初规定为1:8,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的,是合理的,当时我国农业人口接近90%。但随着目前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城乡的差别越来越小,之后修改成1:4,到现在要修改成1:1,都是现实的需要。”选举法的修改有利于更好地保证城乡人民享有平等的选举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促进社会和谐”。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在哪些方面?
(2)从对选举法修改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认识论启示? (6分)

李某的父母是一般职工,她本人在一所职业中学读书,她学习上不求上进,每到周末,都呼朋唤友,到歌舞厅去“过把瘾”,认为这是流行。
运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原理,说明李某的行为的错误性。

材料1:我国人均占有资源及预计资源短缺情况


煤炭
原油
电力
天然气
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
60%
10%

50%
2009年短缺
8300万吨
1.5亿吨(进口)
2700万千瓦
100亿立方米

注:估计到2020年,在45种重要战略资源中,我国有9种严重短缺,有10种短缺。
材料2:我国资源利用情况

能源综合利用率
每吨标准煤实际的GDP
矿产资源回收率
单位产值能耗
机动车油耗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比发达国家低10%
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
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
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
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
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5%-25%

材料3:在今年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最新“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中,中国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位居133位。评价指出:低产值、高污染的生产模式将造成国家未富而资源、环境先衰。
问题:(1)上述三则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三则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
(2)请你结合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人们整体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收入差距拉大地现象。国家发改委2009年重点课题《促进形成合理的居民收入分配机制》揭示,中国的贫富差距在不断扩大。从1988年至2007年,收入最高10%人群和收入最低10%人群的收入差距,从7.3倍上升到23倍。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1)对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有人认为:“发展市场经济,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必然会带来贫富差别,导致两极分化。”请运用我国分配制度的有关知识对上述观点评析。
(2)高一年级学生围绕“珠三角地区与粤北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高低”的选题,开展了研究性学习。请你列举出此项研究需要的数据,并简要说明其经济学依据。

材料:新疆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艺术形式之多样,内容之丰富,世所罕见。自20世纪50年代起,新疆各种演出团体不断跨越天山,走向大江南北、世界各地,使以木卡姆艺术为代表的新疆各少数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熠熠生辉。也正因为有着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中华文化才显得雍容磊落、气象万千。
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