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这个人是 ( )
A.马丁·路德 | B.克伦威尔 | C.亨利八世 | D.加尔文 |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是矛盾的。彼得拉克曾这样讲过说:“当这颗心灵思考或谈到宗教时,即在思考和谈到最高真理、真正幸福和永恒的灵魂的拯救时,我肯定不是西塞罗主义或柏拉图主义者,而是基督徒。”通过这则材料能说明
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仍然坚持自己宗教信仰 |
B.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仍主张听命于天主教教士宣教 |
C.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主张顺从人性追求现实幸福 |
D.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主张追求自然赋予的各项权利 |
蒋介石在1937年南京失守后发表告国民书,声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城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说明
A.国民党开始寻求和共产党合作抗日 |
B.国民政府经济被推翻面临严重危机 |
C.国民党准备发动群众开辟敌后战场 |
D.国民党号召全国民众奋起抵抗侵略 |
192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分析了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指出“各种事实证明,加给中国人民(无论是资产阶级、工人、农民)最大的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的统治,因此反对那两种势力的民主主义革命运动是极有意义的。”中共的二大
A.指出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 |
B.认识到资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
C.提出发动工人运动是当前工作的中心 |
D.提出了发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基本方针 |
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 B.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产生 |
C.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 | D.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
以下历史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是
A.汉委奴国王印 | B.唐蕃会盟碑 | C.雅克萨之战 | D.平定准噶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