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就是要归于正诚)!”这说明
A.《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
B.儒家的解读强调《诗经》的社会教化作用 |
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浪漫风格的先河 |
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统时代风貌 |
有学者说:“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缺乏早期运作资金的背景下,马歇尔计划通过欧洲主动申请、美国提供有条件援助的方式,使美元全面介入西欧各国的经济结算环节,实际占据了世界货币的制高点。”这表明马歇尔计划
A.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B.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
C.推动了美元霸权地位的确立 |
D.推动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 |
据某史学著作:“当事件发生时,(中苏间的)这种分歧完全公开化了,毛泽东主义者嘲笑苏联害怕美国这只‘纸老虎’,而莫斯科则谴责北京存心想把世界拖入核战争。”文中的“事件”是
A.古巴导弹危机 | B.柏林墙修筑 |
C.朝鲜战争 | D.华约组织建立 |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为维护三权分立的体制 | B.为调和地方各州的矛盾 |
C.为避免邦联体制的弊端 | D.为体现民主共和的原则 |
《威廉二世》一书描述道:“他(威廉二世)冲动鲁莽的性格,以及在对待问题或别人时显出傲慢的态度……(这一)性格肯定造成他的施政弊病,例如革退俾斯麦的事件。”这些描述从侧面反映了
A.领袖的个人素质决定国家的施政效果 |
B.德国的代议制不完善 |
C.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得以保存 |
D.君主立宪制之下,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矛盾难以调和 |
《十二铜表法》的篇目依次为传唤、审理、索债、家长权、继承和监护、所有权和占有、土地和房屋、私犯、公法、宗教法、前五表的追补及后五表的追补。这反映出该法的特点是
A.体现了理性原则和平衡观念 |
B.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C.注重保护私人财产 |
D.内容保守、形式主义色彩浓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