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七月》描述农民无冬无夏地劳动,却“无衣无褐”;一些爱情诗,反映了青年男女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说明《诗经》( )。
A.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 B.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 |
C.具有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 | D.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
“山东又要似朝鲜,嗟我祖国,攘我主权,破我好河山。……送我代表赴北京,质问大总统!……保护我山东。” 歌词反映的事件是
A.辛亥革命 | B.新文化运动 | C.五四运动 | D.五卅运动 |
五四运动前后,社会发展风云激荡,各种新思潮层出不穷,人们的思想经历着空前的解放和变换。某民意测验机构在北京大学学生中进行调查,要求每个学生选出一位在五四运动时期贡献最大的人物,结果下列四位人物得票相近。你认为对五四运动后社会思潮影响最大的应是
A陈独秀 B 蔡元培 C 胡适 D 李大钊
刘大白在民国七年的一首诗中写道:“拿锤儿的说:‘世间底表面的,是谁造成的?你瞧!世间人住的、坐的、使的,哪一件不是锤儿下面的工程?’拿锄儿的说:‘世间的生命,是谁养活的?你瞧!世间人吃的、喝的、抽的,哪一件不是锄儿下面的结果?”其创作背景是
A.南京国民政府统治黑暗 | B.俄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
C.李大钊等宣传社会主义 | D.胡适等人提倡新文学革命 |
蔡元培提出:“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下列对这一主张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 B.体现了符合时代潮流的改革精神 |
C.试图调和新旧文化的矛盾 | D.实质是鼓励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 |
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号召农民挖掉“帝国主义主义、军阀、贪官污吏的墙脚”。这里,“墙脚”的含义是指()
A.封建宗法制度 | B.不法地主、土豪劣绅 |
C.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 D.官僚、买办阶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