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著名思想家别尔加耶夫说:“在俄国,要求法制的自由主义资产阶级的革命是一种空想……在俄国,革命只能是社会主义的。自由主义运动与国家杜马和立宪党联系在一起。但是,它在人民群众中没有基础,并且没有能鼓舞人的思想,按照俄罗斯人的精神气质,革命只能是极权主义的。俄罗斯人是极端主义者,也恰恰是那种使人觉得像乌托邦的东西在俄罗斯则最现实。”别尔加耶夫旨在说明
A.社会主义是极权主义,是乌托邦式的幻想 |
B.社会主义革命符合俄罗斯历史和文化的传统 |
C.社会主义思想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精神象征 |
D.自由主义资产阶级革命在俄国没有任何社会基础 |
白居易《卖炭翁》一诗,被史学大师陈寅恪赞誉为“诗史”。诗中叙述老翁“晓驾炭车碾冰辙”来到长安城,“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此处的“市”是指()
A.没有行政管理的草市 | B.严格管制的集中市场 |
C.沿街开铺的街市 | D.地方自治的市镇 |
董仲舒说:“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故曰: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他的这一思想主张()
A.糅合了法家的法治思想 |
B.强调维护等级秩序的重要 |
C.宣扬天理为万物的本原 |
D.意在约束君主的政治行为 |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A.礼仪与政治分离 | B.从人治到法治 |
C.国家管理制度化 | D.为民主政治奠基 |
孔子曰:“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由此可知,两者都()
A.体现了蔑视天地的无畏精神 |
B.认为自然存在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C.认为自然是可以被人认识的 |
D.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
《诗经》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关于周朝的“维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建立比较完备的宗法制 |
B.实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
C.确立尊卑分明的礼乐制 |
D.创立权力至上的皇帝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