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著名思想家别尔加耶夫说:“在俄国,要求法制的自由主义资产阶级的革命是一种空想……在俄国,革命只能是社会主义的。自由主义运动与国家杜马和立宪党联系在一起。但是,它在人民群众中没有基础,并且没有能鼓舞人的思想,按照俄罗斯人的精神气质,革命只能是极权主义的。俄罗斯人是极端主义者,也恰恰是那种使人觉得像乌托邦的东西在俄罗斯则最现实。”别尔加耶夫旨在说明
| A.社会主义是极权主义,是乌托邦式的幻想 |
| B.社会主义革命符合俄罗斯历史和文化的传统 |
| C.社会主义思想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精神象征 |
| D.自由主义资产阶级革命在俄国没有任何社会基础 |
1952年至1956年4年间,北大提出的科研项目有100项,1956年至1957年有400项。1958年8月1日开始算起,只用了40天的时间,科研成果达到了3406项。材料说明
| A.科技领域出现“大跃进” | B.“双百”方针推动科技发展 |
| C.社会主义制度凸显优越性 | D.“向科学进军”热潮初显成效 |
基辛格在《大外交》一书中有记载:1969年4月林彪向“九大”作报告,不再用在此之前美国是中国头号大敌的说法,并形容苏联同样对中国有重大威胁。林还重申毛泽东在1965年的讲话——除非中国领土受到侵犯,也无意对外掀起战争。这表明中国
| A.全面改善中美关系 | B.试图调整自己的外交战略 |
| C.开始抛弃意识形态外交 | D.开始构建新的国际战略同盟 |
1961年,我国开放了集市贸易41437个,1962年为38 666个,在大中城市也相继出现了一些农副产品的自由市场。下列各项中对这一举措解读正确的是
| A.目的是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 | B.政府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 |
| C.解决了市场机制的运用问题 | D.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
《中国近代经济史纲》记载1922年一位民族资本家言:“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 (日本)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况彼来者皆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以善后。”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这种形势的根本方法应该为
| A.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 B.建立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 |
| C.倡导创办实业,进行实业救国 | D.发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抵制洋货 |
英国记者杰克·贝尔登在《中国震憾世界》一书中说:一般美国人都认为,中国战争主要是一场民主与共产主义之间的战争……似乎没有人意识到,那么多中国人支持共产党是因为共产党支持着抗日战争期间人民自己建立的政权。杰克·贝尔登的看法
| A.带有美国人的意识形态 | B.揭示了中国政局变动的本质 |
| C.是冷战思维的体现 | D.反映了抗日政权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