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也折射出历史的变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以下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食堂巧煮千家饭 ②改革开放同天庆,经济建设展宏图 ③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①③② D.②①③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含义,实际上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能够论证陈旭麓先生这一观点的是

A.形成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B.反映时代脉搏跳动的改革思想日渐增多
C.清廷官僚体系由此开始发生被动转变
D.向西方学习成为精英和民众一致的选择

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A.民族主义 B.民生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粹主义

康有为借助经学外衣和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而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则把斗争矛头直指孔教,两者说明的共同问题是

A.儒家思想已不适应时代需要,成为革命对象
B.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
C.儒家学说倡导社会变革,成为维新派维新变法的有力工具
D.儒家思想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

中国近代某思想家曾说:“吾畴昔确信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对其思想解读正确的是

A.极力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否定了民主共和制度的进步性
C.推崇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
D.体现了其托古改制的特点

随着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在思想文化界出现一批已经不同于洋务运动理论家的早期改良派学者。他们主张

A.“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B.“未款之前,则宜以夷攻夷;既款之后,则宜师夷长技以制夷”
C.“有议院,而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草野小民无所积其怨”
D.“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