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中说: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材料全面揭示了“斯大林模式”

A.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B.致力于工业化的同时忽视民生的改善
C.有利于苏联工业化迅速开展 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斯大林格勒战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罗斯福总统宣布:“我们现在已处于战争之中。我们一直都在这场战争之中。每一个男人、女人和孩子都是我们美国历史上这一最巨大的事业参与者。”此后美国最有可能采取的行动是

A.发表《大西洋宪章》 B.修改中立法案
C.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D.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谈到“科学万能说”时,认为它“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梁启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A.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遇到阻碍 B.科学技术在欧洲的发展水平很高
C.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工具 D.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减缓

1939年8月,希特勒私下宣称:“让我们把这一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看作是确保我们后方的东西吧”,“目前苏联并不危险……只有当我们在西欧的行动自由时,我们才能反对苏联。在以后一两年中,目前的局面将继续存在。”这表明德国签约的首要目的是

A.在未来的战争中免于两线作战   B.在德军突袭波兰时避免与苏军发生冲突
C.首先攻占西欧,为将来进攻苏联做准备 D.防止苏联与英法构筑集体安全体系

1936年,当埃塞俄比亚呼吁国联贷款给该国以购买武器时,国联却以23票反对,25票弃权予以否决,只有埃塞俄比亚一国投赞成票。这事实反映了
①法西斯国家在国联中起重要作用 ②国联的本质特点 
③英、法、美等国采取绥靖政策  ④国际形势不利于埃塞俄比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

浙江青年潘德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只身骑车环绕地球一周的人。1933年9月,他到达德国首都柏林。当时他可能看到的景象包括
①很多工人失去工作生活困难 ②人们在电影院中观看电影
③战争临近人们恐惧不安   ④街头到处都飘扬着纳粹党旗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