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7年《罗马条约》的签订到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十年,在这十年间
A.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国力回升 | B.西方经济经历了危机和“滞胀” |
C.美国丧失其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 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基本形成 |
鲁迅先生曾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A.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 |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C.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传播民主科学的思想 |
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
②“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
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④“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A.①②③④ | B.①④②③ | C.①②④③ | D.①③②④ |
孙中山曾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 对这段话中的“忠”,下列理解中最准确的是()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
B.要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
C.强调了国家民族意识 |
D.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
从兴中会、同盟会创立时的“驱除鞑虏”,到民国初肇时的“五族共和”,再到国民革命时的“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可以看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发展轨迹是()
A.从反对帝国主义到民族自强自立 |
B.从反满兴汉目标到联合满族人民 |
C.从暴力革命手段到和平主义思想 |
D.从立足汉族本位到追求中华独立 |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高明”之处在于()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 B.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 |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 D.通过著书立说表达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