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日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2周年。它的发表被看成是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这主要是因为它( )
A.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 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
C.重申“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 | D.倡议两党之间进行对等谈判 |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记述一名希腊人对波斯王薛西斯讲:“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并不是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这段材料主要阐明了()
A.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源地 | B.波斯人非常赞赏希腊的制度 |
C.波斯当时仍然实行君主专制 | D.古希腊民主建立在法制基础上 |
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里的“变局”和“创举”指()
A.辛亥革命的爆发 | B.清朝统治被推翻 | C.中华民国成立 | D.《临时约法》的颁布 |
某国的法令:“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有所不同。……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决定宣战等一切国家大事。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该文献是()
A.《十二铜表法》 | B.《民法大全》 | C.梭伦改革的法令 | D.《权利法案》 |
秦始皇在中央机构中设太尉一职,但今天的古籍中没有记载秦始皇曾任命谁任此职,最可能的原因是()
A.秦始皇为了掌握全国政务,加强中央集权 |
B.秦始皇为了自己直接控制全国军队,使权力更加集中 |
C.秦始皇缺乏可委以此重任的优秀人才 |
D.秦朝短命而亡,未及任命 |
2006年,商代“子龙鼎”等四件珍贵文物入藏国家博物馆。“子龙鼎”是已发现的商代青铜圆鼎中形体最大的一件,也是带有“龙”字铭文最早的青铜器。通过上述材料,我们可以推测出 ()
A.子龙鼎是先秦时期形体最大的青铜器 | B.商代青铜器上已出现大量可辨认的甲骨文 |
C.国家重视文物保护,抢救流散的文物 | D.子龙鼎在商周青铜器中具有独特研究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