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是小可同学进行的实验操作及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
步骤 |
现象 |
结论 |
A |
取少量浓氨水滴入无色酚酞溶液中 |
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
分子在做永不停息无规则运动 |
B |
用灯帽盖燃着的酒精灯 |
火焰熄灭 |
降温可以灭火 |
C |
将浓盐酸与大理石混合后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 |
澄清石灰水变质 |
D |
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 |
产生气体 |
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 |
某同学利用实验室准备好的固体食盐、水以及一些相应的仪器配制50g5%的食盐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用仪器有:托盘天平、试管、烧杯、玻璃棒 |
B.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溶解 |
C.量取水时仰视液面读数 |
D.称量时左盘放2g砝码,游码移至0.5g处 |
以下知识梳理正确的是
A.煮沸可以降低井水的硬度 |
B.粗盐提纯蒸发时滤液蒸干后立即停止加热 |
C.被蚂蚁(含蚁酸)叮咬后可涂上食醋,减轻痛痒 |
D.浓硫酸没有挥发性,可以敞口放置 |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乙的质量大 |
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
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
下列做法可以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NaOH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a2CO3,加入适量盐酸提纯NaOH溶液 |
B.加入净水剂(如明矾),使硬水转化成纯净水 |
C.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 |
D.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使用过量的红磷 |
目前发现“达菲”治疗H7N9病毒是有效的药物。但这个药物最好在36小时之内,不超过48小时之内用药有效,超过这个时间效果就要大打折扣。生产“达菲”的主要原料是莽草酸(C7H10O5),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莽草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
B.莽草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
C.莽草酸是由22个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
D.莽草酸中碳、氢、氧的质量比是7∶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