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相关问题。
卜算子 旅雁
朱敦儒①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相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
鸥鹭苦难亲,矰缴②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注:①靖康元年(1126年)十一月,金兵强渡黄河,朱敦儒加入了流亡队伍,开始了他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②矰缴:系着丝绳射鸟用得短箭。
本词描写了“旅雁”怎样的形象?透过旅雁的形象,呈现出的是一幅怎样的南渡画面?
本词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酹江月·和邓光荐①
文天祥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着处,那更寒虫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
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①1297年8月文天祥和邓光被俘后押送大都途经建康。邓因病滞留,文天祥将继续北上,邓作《酹江月·驿中言别》相赠,文写此词相和。②能:这样。如许。③牢愁:忧愁。④龙沙:指塞外沙漠之地。时作者被俘北解。
词的上阕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下阕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本词结尾“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与《渡扬子江》中“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都表达了对祖国至死不渝的忠诚,两者在手法和效果上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雨雪曲江总
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 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 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
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①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 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 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 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 遥寄海西头。
【注释】本诗是作者长安求仕不第后漫游吴越时所作。桐庐江即桐江,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境内,诗中的建德也指桐庐江。广陵即扬州,诗中的维扬、海西头均指扬州。
首联中的“急”字因“引人遐思、情意深切”历来被人赞赏,请简要分析。
颔联写景有何特色?请简要赏析。
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诗歌表达的情感内涵。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其六)
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烟尘飞至今。
【注】①骎骎(qīn qīn):形容马跑得很快的样子。②卢龙塞:古地名。
请概括首联描写的“塞下”环境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眼儿媚阮阅
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栏杆。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声残。
绮窗人在东风里,无语对春闲。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概括叙述这首词的思路。(2分)
作者写“一双燕子,两行征雁”两句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盈盈秋水,淡淡春山”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