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进入“十二五”历史新起点,党和国家将“民富”目标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
①提供制度保障,实现同步富裕 ②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投入
③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社会财富 ④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2015年9月3日新华网: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我们伟大的现代化实践实现中国梦。据此回答下列小题。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体制创新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的必由之路,也是贯彻落实科四个全面布署的必然要求。四个全面布署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因为
A.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
B.方法论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正确原则 |
C.四个全面布署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集中表现 |
D.科学发展观是解决我国一切实际问题的根本方法 |
下列关于方法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方法论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根本原则和方法
②当人们以一定的世界观观察、处理问题时,世界观就有了方法论的意义
③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④方法论是人们认识、改造人类社会的根本原则和方法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2015年9月3日,习近平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上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最科学、最完整、最严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下列能够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完整性的是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凌驾于其他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中国民间传说羊年出生的人命运不好,甚至有“十羊九不全”的说法。反驳此观点的哲学依据是()
A.联系具有客观性,“十羊九不全”是主观臆造的联系 |
B.“十羊九不全”体现了联系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
C.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十羊九不全”呈现着“人化”的特点 |
D.“十羊九不全”缺乏科学依据,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
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国家期间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2000多年前,中国曾开辟过连接欧亚大陆的陆上“丝绸之路”和连接东南亚的海上“丝绸之路”。今天,我国将沿着陆上和海上“古丝绸之路”构建两条经济走廊。由此可见()
A.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
B.联系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
C.只要加强联系,就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
D.事物间的联系具有条件性和多样性 |
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主体来看()
A.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同一问题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
B.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
C.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
D.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
“上天揽月,下海捉鳖”,曾是中国人的梦想。现如今,天上有“嫦娥”和“玉兔”,海底有“蛟龙”,我们对头顶星空和海底谜境的探索,愈深愈远。这表明()
①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求索真理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基础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