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进入“十二五”历史新起点,党和国家将“民富”目标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
①提供制度保障,实现同步富裕 ②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投入
③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社会财富 ④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为了实现收入公平,下图中组合正确的是()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④ | D.③④ |
农业问题始终是国家的重大问题。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今后将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引导城市工商资本投人农业农村,重点发展种养业等适合企业化经营的产业,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加工销售收益。 这一做法()
①有利于发挥财政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
②可以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和现代农业建设
③有利于增加农民按劳分配的收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
④可以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 A.①③ | B.③④ | C.①② | D.②④ |
下图所示为消费、投资、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的两种不同状态。下列做法有利于由状态a向状态b转变的是()
①加大投资比重,扩大生产规模 ②完善社会保障,提高居民收入
③增加出口总额,优化出口结构 ④改革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
|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3年3月26日国家发改委决定,我国完善后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将调价周期缩短至10个工作日,取消上下4%的幅度限制。这将使国内油价更为灵敏地反映国际油价变化。从资源的合理配置角度看,合理的价格应()
①由“看不见的手”主导,调节资源在全社会的配置
②既能有效利用资源又能保证百姓生活
③既由市场形成又受政府调控
④既保证企业利润又维护百姓利益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根据下图得出的合理结论有()
①如果高档耐用品在N点,呈现买方市场,其替代产品需求量增加
②如果生活必需品在M点,呈现卖方市场,其互补产品需求量增加
③就单个交换过程看,Q点处于等价交换,M、N点处于涨落状态,但不能无限涨落
④农副产品在M、N、Q点弹性需求均不大
| A.①③ | B.③④ | C.①②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