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材料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充分释放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这是我国文化产业实现为支柱产业的基本立足点,也是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内在要求。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充分释放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8分)
材料二 瘦弱的她,冲入滚滚车流救下受伤女子。2012年3月1日,山东烟台女孩刁娜出现在济南泉 城广场学雷锋活动上,虽然还只能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走路,但她的倩影却让所有看到的人忍不住赞美一句“中国最美女孩”。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大学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家华曾表示,“人需要“义利观”,义在利之上。而且社会观点会更加丰富、多元,不过有一点不会改变,那就是一个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除了经济价值,还有道德价值和社会价值。”
请你谈谈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今天,如何发展我们的先进文化?
材料一:2009年12月7日-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哥本哈根开幕。很多人称这次大会为“人类拯救地球的最后机会”。从此全球进入哥本哈根时间,低碳经济这一概念成为最热门的词语之一。
材料二:上海世博会浙江馆
上海世博会浙江馆的设计理念与哥本哈根会议的宗旨不谋而合,一只青瓷巨碗,碧流漫溢,水声哗哗。水光中,“西湖揽胜”、“钱塘大潮”、“跨海天路”、“茶香悠远”等十幕景色经由多媒体投射,在巨碗中央逐一轮替。十幕美景过后,青瓷碗中荷叶舒展,荷花盛开,展厅四周墙壁则一片桃红柳绿,细雨霏霏,好一派江南风光——这就是上海世博会浙江馆。浙江馆的设计有国内外21家设计单位参与竞争,组委会将征集到的设计方案反复征求海内外人士意见,由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院长杨奇瑞领衔的设计小组方案最终胜出。以创意新颖、亮点突出、兼收并蓄在2009年4月7日举行的浙江省省委常委会上得到了较高评价。可以讲浙江馆凝集了国内外无数人士的心血,充分体现了上海世博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弘扬的主旋律——“创新”与“融合”。
(1)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简要说明我国应该怎样发展低碳经济?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浙江馆的设计是如何弘扬上海世博会主旋律?
【思想政治──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沈浩是安徽省财政厅干部,2004年选派到凤阳县小岗村任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他工作出色、群众信服,小岗村群众两度在他三年任期届满时集体摁手印到派出机关要求将他留任。6年间,他带领小岗群众转变观念,推动土地流转,调整产业结构;让112户群众住进规划齐整的楼房新居,帮助村民修路通水,修建学校、医院和敬老院......2009年11月16日,他积劳成疾,不幸倒在工作岗位上。沈浩同志去世后,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先后作出重要批示,要深入学习宣传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
(1)请从道德榜样的角度,谈谈为什么要深入学习宣传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
(2)请从公民道德的角度,谈谈我们应该向沈浩学习什么?
【思想政治——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材料:2009年7月26日,崔世安以282票当选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三任行政长官。8月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全体会议,决定任命崔世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三任行政长官,并于8月11日上午代表国务院向其颁发了任命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三任行政长官的国务院令。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中南海会见崔治安时说,中央相信你有一定会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继承和发扬爱国爱澳的光荣传统,团结带领澳门特别行政区新一届政府和社会各界,和衷共济、共同努力,把澳门的各项事业进一步推向前进。
(1)国务院召开会议决定任命并颁发任命国务院令的做法,说明我国实行的是什么类型的国家构形式?并简要阐明澳门特别行政区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2)请运用有关的知识,比较说明我国这种结构形式与美国国家结构形式的不同?
上海世博会将于2010年5月1日举行。世界博览会是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
材料四: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世”字图形寓意三人合臂相拥,状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家庭,也可抽象为“你、我、他”广义的人类,对美好和谐的生活追求,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突显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这种设计不仅抒发着中国人民的美好情感,也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喜爱。
(5)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6)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材料六反映了当代国际社会的哪些道理?
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扩大内需增长空间。
表1:2009年某市城乡消费对比
城市居民 |
农村居民 |
|
人均生活支出 |
11551.30元 |
3455.75元 |
社会消费零售总额 |
469.52亿元(占88.77%) |
59.37亿元(占11.23%) |
注:某市农村居民占人口总数53%
(1)表1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经济问题?
表2:中央加强农村建设的举措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确保广大农民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增加农业补贴 |
中央财政拟安排补贴资金1335亿元,比上年增加60.4亿元。进一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继续实施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
增加农业农村投入 |
中央财政拟安排“三农”投入8183亿元,比上年增加930亿元,坚持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 |
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 |
(2)运用所学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财政在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方面的作用。
(3)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给我国农民留下一连串温暖的回忆?
(4)12个“一号文件”的出台及所体现的思想是如何体现矛盾分析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