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7日至9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召开,本次APEC会议周主题是“融合谋发展,创新促繁荣”。胡锦涛同志指出:“当前,世界经济缓慢复苏,不稳定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远未消除,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问题复杂难解,保护主义势头上升,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增大。”据此回答小题。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看,实现上述主题应该:
A.各国要积极参与国际经贸合作 | B.各国要共同维护彼此的共同利益 |
C.各国要和平相处,建立国际新秩序 | D.各国要消除利益分歧 |
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A.要实行经济紧缩政策,避免金融风险 |
B.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抗金融风险的能力 |
C.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把维护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
D.实现贸易逆差,减少产品出口 |
我国现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
A.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
B.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
C.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
D.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 |
目前,海峡两岸虽未统一,但青海玉树大地震也引起了台湾同胞的高度关注。台湾方面表示愿意帮助青海玉树的救灾工作,特别是在慈善援助方面,更是连接了两岸的人心,“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即使有些小矛盾,仍然是至亲的亲人)的古训得到了事实印证。这告诉我们
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②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③认识是主体对客观的真实性反映
④正确的价值判断要自觉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1902年10月24日,奥地利科学家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在塑料袋百岁“诞辰”纪念日时,它竟然被评为21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从一场科技革命到“最糟糕的发明”说明了 ( )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③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是对立统一的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从“同票不同权”到“同票同权”,选举制度的完善是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城乡人口结构比例发生较大变化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的。这体现了( )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
B.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变化 |
C.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
D.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就能促进社会发展 |
2010年度十大流行语包括“给力”(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非常艰难的决定”、“蒜你狠系列”(豆你玩、姜你军、煤超疯,苹什么……)、“我爸是李刚”等。这些词语在2010年的流行表明
A.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 | B.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
C.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 | D.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