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  )

A.“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 B.孟子的仁政思想
C.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 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宋明理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应毁全国已有之孔庙而罢其祀!”陈独秀这一观点
①体现了彻底反封建的决心 ②矛头直指儒家传统道德
③为文学革命指明了方向 ④存在着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倾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明朝后期,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李贽否定孔子“天生圣人”;19世纪末,康有为则把孔子奉为变革的“先师”;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提出要“打倒孔家店”,这三种观点在本质上

A.是自相矛盾的 B.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C.都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D.李贽进步,康有为反动,陈独秀偏激

胡适在其创作的《归国杂感》里这样写道:“不到二十年前,那些老先生们……出了死力去驳康有为……我们今日也痛骂康有为。但二十年前的中国,骂康有为太新;二十年后的中国,却骂康有为太旧。”“二十年前”和“二十年后”都批判康有为,是因为康有为

A.托古改制,实行君主立宪 B.倡导民主与科学,全盘西化
C.变革制度,建立民主共和 D.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此后,旧势力要继续实行官僚军阀专制,要保护封建的经济基础,也只能在‘民主共和'的旗子下进行。这就为中国人民高举民主主义旗帜,进一步向封建主义发起进攻打开了一个缺口,其历史意义不容低估。”“其”指的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大革命

(原创)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对“第二次反思”评述正确的是

A.甲午战争的失利证明其失败 B.开始于新文化运动时期
C.是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开始 D.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体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