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艺文志序》载:“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习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在这里,班固说的是
A.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
B.秦末汉初时期儒、道诸说沉渣泛起 |
C.东汉末年以后儒、释、道三家合流的出现 |
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混乱局面 |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他们思想实质上是
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 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
C.前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 | 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
陈献章(1428—1500,江门新会人)在学术上“舍彼之繁,求吾之约”,追求“自然,白得”,开创“江门学派”,被誉为“真儒复出”。这里的“彼”指的是
A.程朱理学 | B.陆王心学 |
C.佛教 | D.道教 |
王阳明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心之所发处便是行,一念不善,便是恶行”。对该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目的是为了加强人的道德修养 | B.体现了“知行合一”的认识论学说 |
C.正确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 D.认为良知是存在人们心中的天理 |
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休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修生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
C.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 D.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 |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
C.王阳明的“心学” |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