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藻被认为是21世纪人类最理想的健康食品,螺旋藻(属蓝藻门,颤藻科)特有的藻蓝蛋白能提高淋巴细胞活性,增强人体免疫力。下列关于绿藻和螺旋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绿藻和螺旋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与它们都含有叶绿体有关 |
B.绿藻和螺旋藻都含有核糖体 |
C.绿藻有核膜、核仁,而螺旋藻没有 |
D.水体富营养化会引起绿藻和螺旋藻大量繁殖 |
关于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胃蛋白酶的分泌需要多种细胞器参与 |
B.细胞的衰老和凋亡都受基因调控 |
C.分裂期的细胞内mRNA的水平比分裂间期的要高 |
D.ATP是所有细胞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 |
科学方法是生命科学学习与研究的精髓之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如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种群“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 |
B.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有利于生命科学定量实验研究,如利用氧传感器可以很容易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实验植物真实的光合作用量) |
C.摩尔根及其同事运用假说演绎法,合理地解释了果蝇红白眼性状的遗传现象,并用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
D.采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可分别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和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
生态学家高斯(Gause)在0.5 mL培养液中放人5个大草履虫,在培养第5天之后,大草履虫的数量基本维持在375个左右。对此实验认识正确的是
A.高斯实验得到的K值受到培养液容量的限制 |
B.高斯实验得到的K值是375 |
C.如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变形虫,K值可能不同 |
D.重复此实验,K值有可能不同 |
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组织细胞中可能有相同的基因进行表达 |
B.不同核糖体中可能翻译出相同的多肽 |
C.识别并转运氨基酸的tRNA由3个核糖核苷酸组成 |
D.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所表达的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 |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凝血因子基因导入山羊受精卵,培育出了转基因羊。但人凝血因子只存在于该转基因羊的乳汁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如果人凝血因子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已知,可用人工合成的方法获得该目的基因 |
B.人凝血因子基因进入羊受精卵后,其传递和表达不再遵循中心法则 |
C.人凝血因子基因存在于该羊的乳腺细胞,而不存在于其他体细胞中 |
D.人凝血因子基因开始转录后,DNA聚合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