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 |
B.人、硝化细菌和烟草花叶病毒所含有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
C.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在细胞中的含量总是最多 |
D.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都能在体内合成 |
下列关于科学史中研究方法和生物实验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研究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同位素标记法
②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假说一演绎法
③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研究某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模型建构法
④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对比实验法
⑤分离各种细胞器和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差速离心法
A.①②④⑤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③⑤ | D.②③③⑤ |
以下关于生物体的组成物质、结构以及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植物根尖分生区等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线粒体和ATP的含量都较多 |
B.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细胞核增多 |
C.多糖、抗体、RNA聚合酶、DNA限制性内切酶都是具有识别作用的物质 |
D.线粒体、核糖体、叶绿体、染色体的结构或物质中都有五碳糖参与组成 |
下列为取自同一哺乳动物不同细胞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假设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基因型表示为MMN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图甲、乙、丙所示的细胞分裂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
②图甲、乙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图丙、丁细胞中不具有同源染色体
③图丁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
④若相应基因如图丁所示,则说明该细胞在此之前发生了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
A.①② | B.①②④ | C.③④ | D.①②③④ |
茶树常采用扦插繁殖。某研究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三十烷醇(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茶树插条生根的影响进行了一组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三十烷醇的浓度,实验中设有空白对照 |
B.实验结果显示,浓度为15 ppm的三十烷醇对茶树插生根具有抑制作用 |
C.若要探究三十烷醇促进茶树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在8~l2 ppm的浓度范围增设实验组即可 |
D.用三十烷醇处理茶树插条可采用浸泡法或沽蘸法,二者相比,浸泡法所用溶液浓度高,所需处理时间长 |
下列有关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图甲①中A占23%、U占25%,则对应的DNA片段中A占26% |
B.图乙②中含有密码子,③中含有肽键,核糖体结构中含有rRNA |
C.基因工程中,应用图丙所示④⑤过程即可完成cDNA文库的构建 |
D.正常情况下,动、植物细胞中不可能发生图丙所示的⑥⑦⑧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