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咒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 粉 碎。这反映出明代出现( )
A.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思想 | B.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
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
端午节源于纪念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爱国诗人,他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这位诗人是
A.李白 | B.杜甫 | C.屈原 | D.陆游 |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文化空前繁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其中主张“爱人如己,崇尚和平”的学派是
A.道家 | B.儒家 | C.墨家 | D.法家 |
“这场扫荡权威、 破除偶像的文化革命, 为后来解放思想和文化的多元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文化革命”是指
A.戊戌变法 |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1982年, 法国的煤气、铁路、邮政、电信、电视广播等国有化率为100%, 电力、煤矿、航空、银行、烟草等行业的国有化率是90%, 钢铁、造船等行业国有化率达到80%以上。这说明法国
A.放弃了市场经济 | B.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
C.采用了计划经济体制 | D.加大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力度 |
20世纪20年代初, 一位老农曾对列宁说:“我看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庄稼人失去了干活的兴趣。政府拿走的太多了, 农民干得好干得不好都一样, 反正都拿走了。”为此,苏俄实行了
A.义务劳动制 | B.余粮收集制 |
C.粮食税政策 | D.农业集体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