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0月9日,丘吉尔抛出了其“三环外交”的方针:“……对于我们来说,第一个环自然是英联邦和英帝国及其所包括的一切;其次是我国、加拿大、和其他英联邦自治领域以及美国在其中起着如此重要作用的英语世界;最后是联合起来的欧洲。……你们就会看到,我们是在这三个大环中都占一大部分的唯一国家,事实上我们正处在连结点上。”丘吉尔提出“三环外交”的目的是
A.对抗雅尔塔体系美苏两分天下的格局 |
B.推动战后欧洲的联合 |
C.挽救和恢复在二战中被削弱的英国的国际地位 |
D.维护其殖民霸权 |
关于漫画《小泉美梦》,四位同学分别阐述了自己
的观点()
甲:日本“入常”希望获得美国的经济支持
乙:小泉前首相认为日本“入常”无障碍
丙:日本“入常”的前提条件是经济的崛起与腾飞
丁:日本经济腾飞主要借助于二战后美国的支持
其中符合史实,观点正确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有人说:“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这说明瓦特的发明能够问世并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最主要的因素是( )
A资源因素 B市场因素 C理论因素 D劳动力因素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著名的“唐宋变革说”指出从唐到宋,中国进入到一个彻底削平封建割据和贵族势力的“君主——平民”二元结构时代,平民力最开始得到培植。支持“平民崛起”这一结论的历史依据是( )
①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②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③租佃关系的出现④文学、艺术等方面世俗文化兴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当代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散、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是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作相对较高的评价()
A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B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C1953——1856年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据记载:1862年烟台开埠之时,美国商人将草帽辫(制作草帽的初级产品)手工编织方法教授于当地农民,先仅限于烟台一隅,后逐渐普及山东全省和华北一带。中国草帽辫输出值在1911年突破白银1000万两。对这段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一战的爆发促进了山东地区民族手工业的发展
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冲击了外国殖民者的在华势力
C美国市场的需求促进了中国民族手工业的发展
D山东华北一带传统经济结构受到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