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
C.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 D.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
观察下列图片,它们折射出共同的主题是
A.美国与苏联的冷战对峙 | B.美苏两极格局框架的奠定 |
C.北约与华约的激烈对抗 | D.两大阵营已出现直接对抗 |
下幅漫画反映的是某一时期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
A.标志着冷战格局正式拉开序幕 |
B.其主观动机与效果保持了一致 |
C.目的是推动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
D.实际上扶植了潜在的竞争对手 |
巴黎公社会议决定,在市政厅开设公共食堂。公社委员因时间紧张或公务缠身,就在食堂自己掏钱买定价份饭吃。饭菜的价格和花样都是有规定的,午餐标准1.5法郎,晚餐2法郎,每人只准喝半瓶劣质葡萄酒。就是这样一个公共食堂,也严禁公社委员们的家属使用。材料主要反映了
A.公社因财政紧张提倡节俭 | B.巴黎公社倡导公仆意识 |
C.公社的公共食堂管理规范 | D.公社实行平均主义原则 |
有人说,“电从一诞生开始,就在现代社会扮演了‘动脉’和‘神经’的双重角色”。有助于成功扮演这两个角色的重要发明分别是
A.发电机电影 | B.电动机电话 |
C.电灯电报 | D.电车无线电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中第四条有规定:“制定海关与贸易的立法,及关于帝国所需赋税立法;规定度量衡与货币制度,以及制定关于发行有保证金的或无保证金的纸币之基本规章。组织统一保护德国海外贸易、德国航运及其航海旗帜……。”这些规定
①促进了德国经济迅速发展②说明帝国不够重视工业发展
③有利于巩固帝国的统一④表明德国的代议制不够彻底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