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这表明
A.列宁突破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理论 |
B.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
C.列宁已经认识到了计划和市场的本质 |
D.列宁意识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 |
西汉时期,业主开垦荒地而获得土地,并无买卖交易发生,但业主也要模仿土地买卖文契,刻石立碑,说土地是由“东王公”“西王母”“山公”“土公”等杜撰的神话人物手中买来。上述现象表明西汉时期
A.土地私有制开始确立 | B.鼓励土地买卖 |
C.注重以地契界定土地所有权 | D.禁止开垦荒地 |
《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
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 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 |
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 | 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 |
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A.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 B.牛耕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
C.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 D.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
“这真是一条遥远漫长的道路。这不单单指从华盛顿到北京相隔的空间距离……现在西洋头号强国的总统终于万里迢迢来到了北京进行访问。”《朝日新闻》所描述的这一事件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中美关系正常化 | 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
C.冷战时代的结束 | D.日内瓦国际会议成功举办 |
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看出
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 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
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 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