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5分)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日:“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日:“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
以道作人君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①。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道德经》)
注:①好还:容易得到报应。孔子和老子共同的治国主张是什么?(1分)
简析孔子与老子在论“道”上的差异。(4分)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问题。
①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矣。友便辟②,友善柔③,友便佞④,损矣。” 《论语•季氏篇》
②万章问曰:“敢问友。”孟子曰:“不挟⑤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子•万章章句下》
【注释】①谅:信实,诚实。②便辟:阿谀奉承。③善柔:当面恭维,背后诽谤。④便佞:花言巧语。⑤挟:倚仗。
(1)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孔子认为应该与“”、诚实、“”的人交朋友。
(2)孔子在《季氏篇第十六》中,也说“乐多贤友,益矣”,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谈谈孔子和孟子的交友原则,并从择友条件和自身心态两方面进行回答。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
对曰①:“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②,以遏徂莒③,以笃周祜④,以对⑤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孟子·梁惠王下》)
[注释]①这是孟子对齐宣王说的一段话。②旅:众。③徂莒:此处指来侵的敌众。④笃:厚;祜:福。⑤对:答。孔子和孟子对于“勇”的认识的角度有何不同?
请联系上面语段,谈谈你对“大勇”的认识。
简答题。(选做一题)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松于袖中取出一图,递于玄德曰:“深感明公盛德,敢献此图。但看此图,便知蜀中道路矣。”
“此图”指什么?此前发生了哪些事让张松决定献图给刘备?结果如何?请简述原著相关情节。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
“见不得人的去处”是什么地方?这段话是谁在什么情景下说的?请复述原著相关情景。
答第()题:
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为抗议士兵对学生活动的破坏,觉慧与同学们到督军署情愿,他们见到了督军,督军答应他们第二天会去慰问受伤同学。(《家》) |
B.“五四”运动纪念日,示威游行的人涌上街头,吴家张素素、吴芝生几个年轻人也投入其中,军队、巡捕和示威的群众发生冲突,不少无辜群众被捕。(《子夜》) |
C.在“愚人王”的选举中,卡西莫多因外貌奇丑而当选,人们给他戴上王冠,披上袍子,还给了他一支口哨,让他坐在高高的轿子上沿街游行。(《巴黎圣母院》) |
D.聂赫留朵夫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做过的荒唐事:在复活节夜晚,他诱奸姑妈家的使女玛丝洛娃,给了她一百卢布后抛弃了她。(《复活》) |
E.查理前往印度前,送给欧也妮两颗钻石纽扣,送给葛朗台太太一个美丽的金顶针,送给葛朗台一副袖扣,葛朗台给了查理一些钱。(《欧也妮·葛朗台》)
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王夫人)凡有了大事,自己主张,将家中琐碎之事,一应都暂令李纨协理。李纨是个尚德不尚才的,未免逞纵了下人,王夫人便命探春合同李纨裁处。
请简述探春“裁处”了哪些府内的事务?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