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天人感应”的思想                    ②意图是规劝皇帝要行仁政
③带有浓厚迷信思想                            ④为维护君主的统治服务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全面抗战爆发前,日本对华北地区进行侵略、渗透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进犯察哈尔地区 B.占领平津地区
C.推行治安强化运动 D.卢沟桥事件全面侵华

“它是义和团的反抗侵略运动的继续,”“比二十六年前的义和团暴动对于民众解放的斗争有更大的希望和更远的前途。”这是对下列哪一事件的高度评价( )

A.五四运动 B.五卅运动
C.国民会议运动 D.北伐战争

20实际20年代,国民党提出“耕者有其田”“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实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由国家经营管理之,”“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动法,以改良工人生活。”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国民党的民生主义体现了扶助农工的政策
B.国民党开始关注法律手段维护劳工权益
C.国民党主张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由国家经营
D.国共两党关于民生问题的主张是一致的

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种“姿态”主要是指( )

A.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
B.无产阶级领导革命
C.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特点
D.受十月革命的影响

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和日本”一章这样写道:“在广东,小规模的革命党起义虽遭镇压,可是在汉口,1911年10月10日,革命者的一家炸弹制造厂的意外爆炸,导致了附近帝国军队的兵变。”这场“兵变”带来的结果不包括( )

A.清朝政府垮台 B.封建制度结束
C.中华民国成立 D.中国历史巨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