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与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A.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 B.争取党内合作,保障抗战胜利
C.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大解放 D.开辟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抗日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原创】一战期间和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两次高潮时期,请问这两次高潮时期出现的共同原因是指()

A.国际环境有利 B.民族独立实现
C.社会性质改变 D.政府大力支持

20世纪最初十年,天津工业发展迅速,如以5000元以上的设厂数量与1900年前相比,约增加6倍;资金数字也大体如此增长。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清政府实施新的经济政策 B.西方侵华经济手段的变化
C.倡导国货运动的有力推动 D.实业救国社会思潮的盛行

下面是1929年至1932年中国进口日本胶鞋数量变化示意图(单位:万双)。导致图中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受政治形势和政府经济政策的影响
B.世界局势突变,民族工业获得短暂春天
C.受经济危机影响,中国关税大幅度减少
D.国内政局动荡,市场对胶鞋需求量缩减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意义及其实施》:“促进工业对于一般工业,由政府分别保护并奖励之。一面设立劳资调节机关。遇有劳资纠纷,经以公平调处。并须赋予机关以最后强制执行之权,借以保障企业之安全与劳动之工作。” 材料和罗斯福新政的不同之处在于

A.注意调节劳资双方关系 B.政府限制垄断资本主义
C.由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 D.政府加强对工业的指导

近代以来,1898年张謇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数年的惨淡经营,大生纱厂逐渐壮大,资本不断增加,到1911年为止,该厂获利370多万两白银,1917年—1921年连续获利560多万白银。可好景不长,1922年后,大生纱厂开始走下坡,1923年秋,大生纱厂因无款购棉花一度停工。这一现象说明了

A.思想解放是开始近代化的先决条件
B.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C.封建专制统治是近代化的主要障碍
D.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