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下列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在全国普遍推广国营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
②把增强企业的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③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④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③ | C.②①④③ | D.②①③④ |
有学者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A.批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 |
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
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 |
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
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
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
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
罗斯福总统去世后,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发表评论文章说:罗斯福“以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渡过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根据史实判断中共报刊评论的“安定了国民生活”的措施是以下哪一项( )
A.整顿银行金融系统 | B.缩减农村耕地面积 |
C.推行企业信用评级 | D.大举建设公共工程 |
1931年美国工人很羡慕苏联工人,20世纪60年代苏联工人反过来羡慕美国工人。他们各自羡慕对方的理由是()
A.苏联工人生活富足;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 |
B.苏联工人当家作主;美国工人的民主自由 |
C.苏联工人不用担心失业;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 |
D.苏联工人的自由快乐;美国工人的民主自由 |
苏联流传一个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苏联接待官员们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地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飞机赶去排队啊。”这段笑话
A.充分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
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
C.较客观地分析了苏联工业化的弊端 |
D.指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