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
A.《南京条约》签订后 | B.《北京条约》签订后 |
C.《马关条约》签订后 | D.《辛丑条约》签订后 |
图是中国古代的一份科举考试答卷。依据图片信息,以下推断可以成立的是
A.是研究隋唐科举制的一手史料 |
B.这肯定是一份誊录答卷 |
C.该答卷不可能早于宋代 |
D.该考生还将继续参加省试 |
有资料记载,我国历史上有一个朝代的大臣谥号多以“文”字为荣。整整这个朝代,谥号为“文”者达一百四十多人,为“武”者仅二十人。这个朝代最有可能是
A.西周 | B.秦朝 |
C.唐朝 | D.北宋 |
以下对唐宋时期对外贸易发展趋势评价正确的是
A.交通路径上:由唐时的“水陆并进”到宋时的以海路为主 |
B.输出物品上:由唐时的以手工业品为主到宋时的以农产品为主 |
C.港口分布上:由唐时的江南地区居多到宋时的江北地区居多 |
D.贸易国家上:由唐时的以东南亚各国为主到宋时的以西域各国为主 |
“至此,我国先贤一直倡导的‘学而优则仕’得到了组织人事上的落实。”——《中国历代文官制度的演变轨迹》。与材料所述的历史现象相对应的政治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 | B.军功爵制 |
C.九品中正制 | D.科举制 |
谥号是指我国古代统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用以褒贬善恶的称号。以下属于以谥号命名历史事件的是
A.商鞅变法 | B.孝文帝改革 | C.贞观之治 | D.康乾盛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