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总理曾说:“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结果表明,国际间的冲突是可以通过和平谈判解决的。”能够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A.三个世界理论 |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C.不结盟原则 | D.国家主权理论 |
《南都繁会图卷》(局部)(下图)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南京的盛况。画面从右至左,郊区农村田舍开始,以城市中的南市街和北市街为中心,表现纵横的街市,市面店铺林立,标牌广告林林总总,车马行人摩肩接踵。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南都繁会图卷(局部·明代)
A.南京是当时全国性商贸城市 |
B.农业和手工业发展促进了其商业繁荣 |
C.南京曾是明朝的政治中心 |
D.明朝放弃了抑商的政策 |
博物馆陈列着三张图片,下列与图片相关的历史信息中不准确的是( )
A.唐朝时邢窑白瓷最富盛名 |
B.清代我国彩瓷生产水平提高 |
C.明代我国的手工业生产得到发展 |
D.清代我国发明彩瓷 |
2007年1月,央视《艺术品投资》栏目举办的“2007民间寻宝记——走进丹阳”在评选“十大宝物”时发生意外:礼仪小姐展示一面战国青铜镜时不慎失手,古镜当场被摔碎。瞬间,人们都惊呆了。央视工作人员、礼仪小姐和专家都赶紧在地面上捡拾碎片,栏目负责人当场承诺将邀请著名的青铜器修复专家贾文忠修复古镜。该青铜镜之所以受到这样的珍视,主要在于它的( )
①艺术价值 ②历史文化价值 ③工艺价值 ④文学价值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右图是文物展期间展出的泰山三宝之一的“黄釉青花葫芦瓶”。釉色嫩黄光润,青花色泽浓艳,造型古朴敦厚,是瓷器中的极品。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可断定该瓶为( )
A.官窑烧制,青瓷 |
B.民窑烧制,秘色瓷 |
C.官窑烧制,青花瓷 |
D.民窑烧制,珐琅瓷 |
中国古代由个人撰写的四大农书中,其中三部出自山东,即西汉末年氾胜之(今山东曹县人)的《氾胜之书》、南北朝时贾思勰(今山东寿光人)的《齐民要术》、元代王祯(今山东东平人)的《农书》,加上明代上海人徐光启撰写的《农政全书》,合称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农书。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山东在我国古代曾是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
B.山东发达的文化影响 |
C.山东地方官员重视农业 |
D.山东在古代始终是中国的经济重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