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活动小组需要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和锌粒反应来制取氢气,但实验室现有的是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试计算:
(1)将10g浓硫酸配制成所需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多少?
(2)取上述配制好的稀硫酸20g与足量锌粒充分反应,能制得氢气质量为多少?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 = ZnSO4+H2↑)
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一次重大失误是1948年授予了瑞士化学家米勒,他发明的剧毒有机氯杀虫剂DDT (化学式C 14H 9Cl 5)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后来被禁用。试计算:
(1)一个DDT分子是由 个原子构成;
(2)DDT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氧化钴(CoO)溶于盐酸可得到粉红色的氯化钴(CoCl 2)溶液。CoCl 2含结晶水数目不同而呈现不同颜色。利用蓝色的无水CoCl 2吸水变色这一性质可制成变色水泥和显隐墨水。如图是粉红色的六水氯化钴晶体(CoCl 2•6H 2O)受热分解时,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已知:①CoCl 2•6H 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CoCl 2和6个结晶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②CoCl 2•6H 2O受热分解完全脱水的化学方程式为:CoCl 2•6H 2O CoCl 2+6H 2O。
请回答:
(1)CoCl 2的钴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2)求物质A(CoCl 2•xH 2O)中的x值。
工业上常用熟石灰(主要成份:Ca(OH) 2)和纯碱(主要成份:Na 2CO 3)混合加工制取烧碱(化学式:NaOH)。请问:工业上制取40吨烧碱,需要消耗含Na 2CO 3质量分数为90%的纯碱多少吨?(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为探究铁的化学性质,某学习小组做了如图甲所示实验。他们观察到试管a中铁粉全部溶解,产生大量气泡,溶液呈① 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 ;试管b中有③ 色固体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④ 。为进一步确定试管a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和试管b所得固体的组成,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1)试管a中的溶质成分:猜想一:FeSO 4;猜想二:⑤ 。
(2)试管b中固体的组成:猜想三:Cu; 猜想四:Fe和Cu。
【实验探究】甲图所示实验结束后,将试管a、试管b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如乙图所示),他们惊奇地发现烧杯内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
【总结交流】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上述猜想中正确的是⑥ 。
【拓展探究】某混合溶液由硫酸铜和硫酸溶液组成。上述小组同学取192.4g该混合溶液于烧杯中,然后往其中加入33.6g铁粉,充分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测得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为0.4g。计算:
(3)原混合溶液中H 2SO 4的质量。(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原混合溶液中CuSO 4和H 2SO 4的质量比。
(5)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现有一瓶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NaOH固体,欲知其组成成分,取样品9.3克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
(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 克。
(2)所用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
(3)求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