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一是国家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日臻成熟。从两个文明建设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从单一的文化事业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举,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和文化自觉。二是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的大发展。近年来,我国城市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成就、金融危机后中国文化产业的逆势攀升,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文化建设的能力和魄力。
材料二 2011年3月9日,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谈到未来五年新闻出版业改革的方向时,着重强调抓好五项改革任务。一是加快推进已转企改制企业间的重组联合步伐。二是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三是加快推进非时政类报刊的改革,这是今年的一项重点任务,今年将首先基本完成党政机关所办报刊、大型传媒集团所办子报子刊和企业所办报刊的转企改制任务;四是加快推进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五是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出版传媒业融资的渠道,推动有条件的企业上市,推动一些企业实施跨国兼并、联合、重组,支持他们到境外去办报、办刊、办社、办厂。
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总结出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说明发展文化产业要把“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结合起来。
.材料:2009年12月5—7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2010年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薪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特别是要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相关知识说明我国2010年宏观经济政策确立的依据。
. 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一些格调不高甚至低俗的内容在网上传播,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
材料对青少年上网问题,有下述两种观点:观点A:“让孩子上网会毁了他!”
观点B:“不让孩子上网会耽误他!”
(——摘自“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公益广告)
用矛盾分析法对材料中的两种观点进行分析。
.材料一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将在上海举行,世博会作为人类文明集中展示的平台,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
材料二上海世博会各参展国与国际组织在展馆设计和建筑上,创意独特,并含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国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表达了中华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尼泊尔馆则截取了其首都加德满都在两千余年历史中
,作为建筑、艺术、文化中心的几个辉煌时刻,通过建筑形式的演变来展现城市的发展与扩张;非洲联合馆将带您进入充满神秘色彩的新奇而陌生的非洲大陆……这些展馆又不约而同地凸显了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低碳经济理念,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谈谈你对推进节能降耗、低碳生活的建议。
今年L市鲜蛋的产量预计在1.5亿千克左右,而禽蛋公司合同订购数才9000万千克。目前,禽蛋公司鸡蛋库存大量积压,难以销售。据了解,L市蛋鸡场市场的鸡蛋每500克成本是3元。而外地进入L市的鸡蛋每500克成本是2.5元。在鲜蛋零售市场上,L市生产的鸡蛋尽管以每千克2.8元的价格亏本销售,但人们纷纷购买既便宜又符合市民口味的外地鸡蛋。在外地鸡蛋源源不断的冲击下,该市众多蛋鸡场面临严峻的困境。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
(附加题)假如你是L市一家蛋鸡场场长,你认为有哪几种摆脱困境的方案可供选择?简要说明所选方案的理由。
材料1:经常使用发泡塑料餐盒的人可能没有想到,全国一次性食具的年使用量超过100亿只!这种食具的制作危及臭氧层;用它装饭菜危害人体健康;它不易降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材料2:20世纪末,绿色消费悄然兴起。面对严峻的资源短缺现状,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以往的消费观念。
材料1和材料2共同反映了什么道理?
(2) 什么是绿色消费?其核心是什么?
(3)针对材料中反映的消费现象,拟订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并简要写出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学习课题: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注意答题卡还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