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同学按如下步骤对三种未知金属展开探究:
(1)将它们编号为:X、Y、Z;
(2)取样,分别加入到CuSO4溶液中,发现X、Z表面出现红色物质而Y却没有;
(3)取X、Z大小相等的颗粒,分别加入到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H2SO4中,发现X表面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Z快,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为

A.X>Y>Z B.Z>Y>X C.X>Z>Y D.Z>X>Y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高楼发生火灾,乘电梯逃生
B.用白醋除水壶中的水垢
C.家用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D.用燃烧法区分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

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必须验纯
B.蒸发溶液时,在蒸发皿下垫石棉网
C.用湿润的pH试纸粗略测定稀醋酸的pH
D.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药品

小亮利用蜡烛进行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扇子可扇灭蜡烛的火焰,说明物质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
B.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
C.取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有水雾出现,说明石蜡中含有氢、氧元素
D.在密闭容器中,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物质通常燃烧需要氧气

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其中“火要虚”的意思是说:燃烧木柴时,通常架空些,才能燃烧得更旺。“火要虚”的实质是

A.散热的速度加快 B.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木柴的着火点降低 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如图表示了实践科学中一些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反应①可制得烧碱
B.图Ⅰ中发生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
C.利用反应②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D.图Ⅱ中的化学反应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