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国共投入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10298.4亿,这是我国科技投入首次突破万亿。占GDP的比重为1.98%,比2011年的1.84%有所提高。我国之所以加大财政科技支出的投入,主要是因为
| A.科技产业是新兴产业,利润高 |
| B.科技产业是基础性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
| C.科技改变世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
| D.科技是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 |
2010年,中国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 ②坚持普遍联系和发展观点看问题
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9世纪中叶,遗传学家孟德尔就通过豌豆的杂交实验,推断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他提出的这一学说,没有得到当时人们的认同和肯定,埋没了34年后,才被科学家“重新发现”。到今天,由孟德尔奠基的一代遗传学迅速经历了从细胞遗传学到分子遗传学再到基因工程的一次又一次转变。这表明( )
| A.科学发展的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 B.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
| C.认识具有重复性和无限性 | D.人们认识的差异直接决定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
“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这一论断是在强调 ( )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
|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 D.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 |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追求的永恒使命。关于真理和认识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认识是不断变化的,而真理是永恒不变的②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认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③两者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④真理属于认识,认识不一定是真理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大力发扬“五千精神”即“千辛万苦”去创业、“千方百计”来经营、“千家万户”搞生产、“千山万水”找市场、“千条万绪”抓根本,是浙江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这表明( )
|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 B.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
| C.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 D.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