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某种植物生长状况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打出若干圆片,圆片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每组各置于一个密闭装置内,并分别给予a、b、c三种不同强度的光照,其他条件一致。照光相同时间后,测得各装置内氧气的增加量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装置内增加的氧气来自于水 |
B.该图反映了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
C.丙组装置内的CO2含量照光后比照光前低 |
D.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停止 |
对某植物测得如下表数据,若该植物处于白天均温30℃,晚上均温15℃,有效日照15小时的环境下,那么该植物1天中积累的葡萄糖为()
30℃ |
15℃ |
|
一定光照10小时 |
黑暗下5小时 |
黑暗5小时 |
释放O2 640mg |
释放CO2 220mg |
释放CO2 110mg |
A.765mg B.1485mg C.315mg D.540mg
人参是一种适宜在森林底层生活的植物,胡杨是一种适宜在沙漠环境生活的植物。图1是上述两种植物(用甲、乙表示)单位时间内吸收与释放CO2的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2表示甲植物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在图1中四种不同光照强度(0、b1、b2、c)下的生理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甲、乙两种植物分别是胡杨和人参 |
B.当光照强度为b1时,甲植物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基质、线粒体、细胞溶胶 |
C.对于甲植物来说,图2中Ⅰ、Ⅱ、Ⅲ、Ⅳ状态对应图1的光照强度依次是c、b1、b2、0 |
D.若图1表示乙植物在温度、 水分适宜的条件下测得的曲线,则d点之后限制增产的主要外界因素是光照强度 |
下图为高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图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中 |
B.④是ATP,在叶绿体基质中生成 |
C.③是三碳化合物,能被氧化为(CH2O) |
D.②是氧气,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
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量多,光合作用最强 |
B.CO2浓度下降从DE段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 |
C.D点表明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细胞呼吸强度相等 |
D.D点较B点CO2浓度高,是因为D点温度高,植物细胞呼吸作用强 |
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暗反应中不需要ATP参与反应 |
B.光合作用中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合成有机物 |
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无氧呼吸提供 |
D.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能为.病毒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