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单摆装置竖直悬挂于某一深度为h(未知)且开口向下的小筒中(单摆的下部分露于筒外),如图(甲)所示,将悬线拉离平衡位置一个小角度后由静止释放,设单摆振动过程中悬线不会碰到筒壁,如果本实验的长度测量工具只能测量出筒的下端口到摆球球心间的距离,,并通过改变
而测出对应的摆动周期T,再以T2为纵轴、
为横轴做出函数关系图象,就可以通过此图象得出小筒的深度h和当地重力加速度g。
①现有如下测量工具:
A.时钟; | B.秒表; | C.天平; | D.毫米刻度尺。本实验所需的测量工具有; |
②如果实验中所得到的T2—,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那么真正的图象应该是a,b, c中的 ;
③由图象可知,小筒的深度h= m;当地g= m/s2
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可以描绘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实验简要步骤如下:
A.让小球多次从同一位置上滚下,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下小球碰到铅笔笔尖的一系列位置,如图中a、b、c、d所示。
B.安装器材,注意斜槽 ,记下平抛初位置O点和过O点的竖直线。
C.取下白纸,以O为原点,以竖直线为y轴建立坐标系,用平滑曲线画平抛运动物体的轨迹。
⑴ 完成上述步骤,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
⑵ 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⑶ 已知图中小方格的边长L=1.60cm,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v0=(用L、g表示),其值是m/s。(取g=10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用电阻箱、电流表、开关和导线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将图甲的实物连接成可完成实验的电路。
(2)完成以下步骤的相关内容:
①调节电阻箱,示数如图乙所示,读得的电阻值R1=Ω;
②合上开关,从电流表上读得的数值为I1;
③重复①、②,收集多组R和I的数据
……
(3)某同学根据他设计的实验以及收集到的数据,作出了如图丙所示的图线,由此可知,干电池的电动势E=V(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图线纵轴截距的绝对值代表
的电阻之和。
如图所示是某次利用气垫导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在装置安装完毕后、闭合电路开关前的示意图。图中A为沙桶和沙,B为定滑轮,C为滑块及上面添加的砝码,D为纸带,E为电火花计时器,F为蓄电池(电动势为6V),S为开关,请指出图中的三处错误:
(1);
(2);
(3)。
在测量电源的电动势与内阻的实验中,图甲为测量电路图,
(1)某同学按图甲电路图在实物图乙上连接导线,在最后一根导线f一端没有连接到电源负极时,发现有两处不妥之处,它们分别是。(填标号或器材名称)
(2)导线连接正确后,不论这样操作,发现电压表总有读数, 安培表无读数。经反复诊断,最后确定是变阻器或安培表中有一元件断路,因此他拿来多用表检查故障,操作如下:
a.断开电源开关
b.将多用表选择开关置于1
档,调零后,红黑表笔分别接变阻器下面两个接线柱,指针所指如图丙所示,则该变阻器的电阻约为
(3)纠正了所有错误后,通过实验测出了下列表格中的一些数据
I/A |
0.030 |
0.070 |
0.110 |
0.140 |
0.190 |
0.250 |
U/v |
1.35 |
1.23 |
1.10 |
1.00 |
0.85 |
0.66 |
请在在答题卷相应位置的坐标纸中作出U-I关系图线,由图线得电源的电动势,内阻。
在测定《梯形玻璃砖的折射率》实验中
(1)四位同学分别在白纸上画出了测量梯形玻璃砖折射率的光路图,光路图如图甲、乙、丙、丁所示,直线aa/、bb/、cc/、dd/代表梯形玻璃砖在白纸上的界面。其中p1、p2、p3、p4为4枚大头针所插位置的投影点,光线的箭头没有画出。能比较准确测量折射率的光路图可以是
(2)为了探究折射角(r)与入射角(i)的关系,已作出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指出图线的特征。
你猜想一下,入射角与折射角之比是一个常数。(猜对给分,猜不对不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