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甲是某同学“探究在温度为30℃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图乙表示该植物某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叶肉细胞CO2释放量和叶绿体O2产生总量的变化。试回答:
(1)图甲装置中在灯与试管之间放了盛水玻璃柱,目的是 。
(2)图甲中,为了改变光照强度,具体措施是 。
(3)光照强度为d时,光反应产生的并能够为碳反应所利用的能源物质是 ,碳反应产物三碳糖转变成蔗糖的场所是叶绿体 (内、外)。生成一分子三碳糖离开卡尔文循环,需 分子CO2参与固定。
(4)图乙中光照强度为b时,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速率 (填<、=、>)呼吸作用速率,光照强度为c时,单位时间内该叶肉细胞从周围吸收 单位的二氧化碳。
(5)已知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则乙图中c对应的柱状体向 平移。
下图是人体肝脏细胞及其所处组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内环境的主要组成在图中均有显示 |
B.③④过程中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相同 |
C.胰岛素浓度升高可以抑制③②过程 |
D.A可表示由许多C6H12O6连接的物质 |
抽取血液进行化验是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的重要依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血液中含有多种血细胞,是人体重要的细胞外液 |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无机盐的含量,与蛋白质无关 |
C.若患者出现病理性溶血,血浆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会偏高 |
D.若血浆中检验出乙肝抗体,说明该患者曾被H5N1感染 |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
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 |
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
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
如图为人体内环境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
B.若⑤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引起组织水肿 |
C.人体剧烈运动时,会导致⑤的pH明显降低 |
D.④与⑤相比蛋白质的含量很少 |
侧芽生长素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聚积于侧芽部位,这是因为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属于()
A.自由扩散 | B.主动运输 |
C.协助扩散 | D.渗透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