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生物膜简明结构模式图,A.b表示两种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该图表示质膜局部,则膜两侧还应分布着多糖
B.若b表示抗体,则该膜为核糖体膜局部
C.若该图表示粗面内质网膜局部,则b可能是磷脂
D.若a表示ADP,b表示ATP,则该膜可能为蓝细菌的质膜局部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生长,还能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 |
B.生长素浓度过高促进了乙烯合成,乙烯则可抑制生长素的作用 |
C.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促进根生长的效果肯定不相同 |
D.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番茄的花就能得到无子番茄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艾滋病患者易患多种传染病或恶性肿瘤,是因免疫系统防卫功能或监控、清除功能低下 |
B.乙肝疫苗间隔接种三次,其目的是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抗原 |
C.吞噬细胞能非特异性识别抗原,在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浆细胞则特异性识别抗原 |
D.抗体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鼻粘液中的溶菌酶抑制白喉杆菌繁殖,都属于特异性免疫 |
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
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要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
C. 35S标记的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放射性偏高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
D.35S、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NA是遗传物质 |
下列细胞学的有关内容,错误的是
A.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参与光能的吸收 |
B.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参与ATP的合成 |
C.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参与信息交流和识别 |
D.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参与物质跨膜运输 |
下图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种遗传病(基因为B、b)的系谱图。其中一种遗传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种位于X染色体上。调查结果显示,正常女性人群中甲、乙两种遗传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分别为1/10000和1/1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依次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Ⅱ2的基因型可能是AAXBY或AaXBY,Ⅲ3的基因型一定是aaXBY
C.III3的甲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来源于I1和I2,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来源于I4
D.Ⅳ1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是l/60000和1/200